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0到1 一個傢具淘寶店 的逆襲

  • 發佈時間:2015-06-19 06:31:4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年淘寶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現在能存活下來、日子過得好的傢具淘寶店沒幾家了。”廣東左凡智慧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磊的傢具人生,正是從網際網路開始的“傢具淘寶”。

  曾任淘寶廣東傢具商會會長的他,在10年傢具淘寶店的經營中,一個人曾創下700萬元的年銷售額。然而,2012年,傳統傢具企業巨頭加強線上佈局,而單純線上平臺面臨著體驗、物流、售後服務等難題,陳磊等一批傢具淘寶店的銷售增量面臨瓶頸。2013年,陳磊將自己的淘寶店停業一年多。

  同時期起步的林氏木業,迅速崛起,8年完成網際網路品牌的打造,2014年“雙十一”,更是以3.3億銷售額再登天貓傢具銷售的冠軍寶座。淘寶十年,線上傢具領域的前十巨頭已逐漸浮出水面。行業的機遇窗口是否已然關閉?陳磊認為,淘寶黃金十年或已過去,但智慧家居定制化的黃金時期剛剛開始。

  2015年,在經過了兩輪百萬級融資後,左凡智慧家居投入近500萬進行企業設計行銷系統研發,並投産了數控自動化生産工廠,如今發展了40多個城市代理,並即將在近期陸續開業。

  “從0到1,或許有些企業只用了三五年,但為了方向更準,未來走得更穩,我們在打造智慧家居方面用了十年。我們要先把産品的基礎打好,探索出合適的商業模式,再在後面加0。”如今,左凡智慧家居切中了目前小戶型精裝房的需求市場,和知名地産開發商萬科、富力新城等,在青島、廣州、鄭州、北京、深圳等地合作精裝房樣板間。樓盤的集中採購,正在成為他們新的增量。

  淘寶十年後中小“傢具淘寶”們的危機

  淘寶十年,廣東傢具在網際網路時代裂變。佔據全國市場三分之一天下的廣東傢具較早觸網。在最鼎盛的2010年,廣東傢具約有1000多家淘寶賣家。

  從2004年開始接觸淘寶,兼職做淘寶,到2011年,陳磊辭去了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工作,正式成為了一名專職的傢具淘寶賣家。他將産品鎖定在“定制傢具”,當時的“定制”概念尚不具備功能化和自動化,而是根據客戶提供的尺寸設計産品,並提供産品。

  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淘寶店家,他摸索著學會了製圖,併為客戶提供産品設計方案。為了解決産品供應的問題,他整合了在佛山的6家製造工廠代工。“當時我人還在湖北,代工工廠在佛山,每次發貨都是通過電話和郵件溝通。”

  有時候,客戶需要的一單産品可能需要由五六個工廠製造,再由工廠將産品發到一個物流商,後由物流商再統一發給客戶,這非常考驗資源整合與把控能力。“陳磊説,由於以前在國家電網做項目管理積累了經驗,他更注重資源整合和流程式控制制,把産品當成項目去管理。就這樣,他一個人既當小二,又當掌櫃,到了2011年,他的淘寶店年銷售額高達700萬元。

  2010年正值廣東傢具淘寶賣家的鼎盛時期,以佛山順德為中心,廣東聚集了上千家傢具淘寶賣家,並由淘寶牽頭組成了淘寶廣東傢具商會。其中在2010年-2012年,陳磊任淘寶廣東傢具商會會長,當時正在強勢崛起的林氏木業任商會幹事。

  2012年是傢具淘寶企業的分水嶺,當年陳磊遠赴佛山進行二次創業。2012年之前,淘寶傢具銷售前十名全部是網際網路品牌。過了2012年以後,淘寶銷售前十名的網際網路品牌只剩下了林氏木業,無數中小淘寶賣家在這一年紛紛倒閉。

  在業內人士看來,造成中小傢具淘寶賣家倒閉的最主要原因是傳統傢具企業開始“觸網”。這一批傳統企業憑藉著雄厚的製造實力,大手筆的線上渠道推廣力度,不斷衝擊著中小傢具淘寶賣家的生存。

  能夠佐證上述説法的是,在2012年的“雙十一”,淘寶和天貓中銷售排名前十的品牌分別是全友、顧家家居、林氏木業、芝華仕、和購、陽光禾田、曲美、華日、穗寶、迪士尼,除林氏木業其他9家均為傢具領域的傳統企業。其中全友、顧家的銷售業績頻頻“爆單”,據數據魔方公佈的資料顯示,全友當天銷售額8200萬,顧家家居當天銷售額5800萬,比第三名的林氏木業當天3900萬銷售額高出不少。

  從一輪又一輪的大浪淘沙中走出的林氏木業,如今成為了傢具淘寶品牌的一個標桿。這也在刺激著像陳磊這些曾經的“賣家”們的謀變。

  走到線下打通設計與生産效能提升30%

  事實上,陳磊的轉型已經摸索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從一開始在淘寶上賣單件定制傢具,到賣定製成套傢具,接著賣功能傢具和電動化傢具,再到如今賣智慧傢具,陳磊不斷調整著産品方向。

  在其位於佛山新媒體産業園的智慧家居體驗店中,陳磊拿著手機,通過自己研發的APP系統,熟練地展示:點一下APP上的“開關按鍵”,電視機自動開啟,燈具自動亮起,窗簾自動拉開,嵌在沙發上的音響能自動播放手機上的音樂。點一下設置的“睡眠模式”,燈自動關閉,窗簾自動關閉,茶几自動折疊收起,隱蔽的床緩緩放下,床墊開始自動微震按摩,隱藏的床頭櫃從旁邊的隔板架伸出。

  在一個不太起眼的客廳角落,放置著一個智慧攝像頭,這使得用戶能通過手機APP,即便是在工作場所,也能遠端監控到家裏的狀況。“我們還在嘗試植入光感、體感、數據採集系統,構建客戶生活習慣的數據系統,接下來兩三年將實現人機交互。”陳磊説。

  現在左凡智慧傢具已開業的線下體驗店有4家,分別位於長沙、廣州、澳門,今年下半年陸續將有40多家體驗店開業。

  實現智慧傢具應用的背後,是他們打通設計與製造之間通道的嘗試。

  陳磊首先鎖定在了設計研發上。“我們目前已經授權專利有5項,上個月研發申請專利9項,這個月研發申請專利7項,今年研發的專利會超100個。”陳磊説,他口中的專利主要應用在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方面。去年11月,他們開始和某知名科研機構合作進行光觸媒新技術的推廣。通過2個多月的項目合作開發,實現利用新工藝技術將光觸媒植入到了傢具上。

  為了在生産環節實現智慧化,他們投入了近300萬,組建了一個8人設計團隊,結合現有市場上的OA系統、ERP系統、製造系統、PMP系統等進行二次開發,用了5個月時間,研發了自己的定制軟體。同時,為了把握生産品控,左凡智慧傢具投入200多萬自建了一個年産能2000萬的定制化生産工廠。

  這使得傳統製造流程被大大簡化。傳統企業生産一個櫃子,需先畫紙質圖紙,然後拆圖,列表所需板材、封邊數量、板的孔位,計算出所需工時,然後再出報價。在這個過程中,産品的損耗率基本是靠師傅把握,師傅憑藉經驗對板材進行優化,決定先生産什麼,後生産什麼,打包材料等也全部依靠人工。而現在,他們研發的軟體系統能夠實現“設計即生産”,只要畫出設計圖,系統會自動轉化成一條條生産資訊指令,顯示用何種材料生産,先生産什麼後生産什麼,降低了生産環節對技術性工人的依賴性。

  産品從開始生産就被貼上了二維碼,在開料、封邊、打孔、包裝等環節掃描二維碼後,系統會自動跟蹤和顯示産品狀態。比如在包裝環節,他們分為單板打包、單件打包、整個訂單打包三個步驟。智慧打包軟體感應到二維碼資訊後,會自動提示單板數、件數是否全部包裝到位。且通過智慧打包軟體優化後,人工和包裝填充材料比傳統打包方式節省20%。

  “我們核心競爭力不在於設備和人工,而是我們開發的軟體對生産的優化。現在我們一條生産線每個生産工人的工資能降低40%以上,生産效能提高30%。”陳磊説。

  ■關注

  跨界合作:

  樣板間或將

  成爆發增量

  隨著産業鏈的不斷整合,左凡智慧傢具線上推廣效果開始顯現出來。以前他們的淘寶店每天自然客流量100人-200人,現在每天自然客流量1000多人,增長了超5倍。

  令陳磊與其團隊驚喜的是,企業未來更大的增量可能爆發在小戶型精裝房上。隨著愛空間等家裝O2O的火熱,地産商不斷意識到網際網路家裝的衝擊。左凡智慧傢具切中著80後、90後對個性化定制和智慧空間的需求,吸引了萬科等大型地産商主動尋求樓盤樣板間的合作。在青島、廣州、鄭州,他們和萬科合作了精裝房樣板間,在北京和富力新城進行了樣板間的合作。隨著樣板間被越來越被消費者所認可,如果樓盤集中採購,這將成為他們爆發的增量。

  但如果僅止于從淘寶渠道向線下延伸開實體店,那麼左凡智慧傢具並無太大新意。他們現在思考的是:如何在管理能力、團隊、生産供應鏈基礎上,尋求重資産和輕資産之間的平衡,實現從0到1的質變?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擺在眼前,如果接下來他們幾十家上百家線下體驗店同時落地實現規模化,生産線要上億級才能滿足,但現在幾十人的團隊遠遠不夠。

  “我們正在考慮生産眾包模式,利用期權或價值對換等形式,和整合的製造工廠進行更深層次的利潤捆綁。”他們現在自建製造工廠,其實也是在摸索一種智慧生産和管理流程,然後輸出,變成一個個“可複製的工廠”。在更遠的企業規劃中,他們甚至在考慮智慧傢具租賃模式,以及免費送傢具。

  “未來我們想做一個不賣傢具的傢具平臺,搶佔用戶端口,和客戶建立強化關係。採集的大數據本身,就構成了很大的商業價值。”陳磊絲毫不掩飾自己更大的平臺野心。這家從傢具淘寶店起家的企業,正在試圖從成本製造向價值鏈的高端挪動,向更具附加值的專業化創新轉變。

  李艷玲 吳曉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