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港基金互認將實施 不可兌換資本項目減少兩項

  • 發佈時間:2015-06-18 09:48:08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1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15年第二季度政策新聞發佈會。外匯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稱,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外匯管理指引7月1日正式實施。

  這意味著,內地投資者可以在境內購買香港的公募基金,內地的公募基金也可在香港市場出售。

  王允貴在發佈會上表示,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初期投資額度是資金進出各等值3000億元人民幣。目前,關於兩地基金互認外匯管理操作指引已制定完畢,即將下發。

  “這項政策開闢了兩地投資者證券市場投資新通道,是集體投資類證券投資開放的第一步。通過兩地基金互認,資本和金融項目交易中‘資本和貨幣市場工具-集體投資類證券’下所包含的‘居民在境外出售或發行’以及‘非居民在境內出售或發行’兩個子項將不再受到嚴格限制,從而使我國不可兌換的資本項目減少2項,資本項目可兌換水準進一步提高。”王允貴稱。

  “資本項目可兌換,應該説是當前在經濟新常態下,在統籌利用境內和境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方面非常重要的安排。在推進可兌換的過程中,是要循序漸進的,按照一定的次序安排各項相關改革。它的邏輯道理就是,要防範出現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防範在當前國際經濟金融環境極為不確定的環境下,把外部風險引入到中國國內來,影響到我們調結構、促改革的戰略部署。人民銀行、外匯局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下,積極穩妥地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有效地防範風險。”王允貴説,“但是,是否需要宣佈資本項目可兌換,從國際上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國際機構對此並沒有明確的要求。我相信,中國的資本項目可兌換是沿著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推進相關改革。”

  發佈會上,王允貴進一步闡釋了《外匯管理條例》的修改思路。這是2015年外匯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對於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至關重要。王允貴指出,主要思路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簡政放權,把《外匯管理條例》中涉及到資本項目管制的許可、批准等要求進一步取消、簡化或者下放。通過簡政放權,希望給市場主體一個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空間。

  二是進一步加強統計監測。“可兌換之後,我們的理解是要更加強化對跨境資金流動有關情況的統計和監測,甚至有些交易要進行留痕,所以可兌換之後不等於沒有管理。怎麼加強管理呢?很重要一塊就是對跨境資金流動能夠全方位、全鏈條、全時空地進行監測。所以,在《條例》修訂中我們會強化關於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外債統計、結售匯統計等相關方面的統計監測要求。”王允貴説。

  三是創新金融監管理念,借鑒2008年次貸危機後國際金融監管的經驗。次貸危機發生之後,國際上關於危機的監管是要加強宏觀審慎的管理,特別對於系統性金融機構要強化監管。中國在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過程中,也需要借鑒和汲取最新的國際金融監管經驗和做法。所以《條例》修訂中會強化關於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監測的有關條款,會強化外債宏觀審慎的政策條款,會強化對於金融機構展業經營的有關條款。也就是在放開具體審批的同時,建立一個宏觀總量的防控風險的大壩。

  四是健全危機應對措施,進一步加強國際收支保障條款的修訂和完善。國際收支的順差和逆差都會對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防控外部風險極為重要。條例修訂中增加對於國際收支出現重大波動或者國內金融市場出現重大波動時的臨時管控條款,這也是符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危機時期的特殊要求,是符合國際慣例的。

  對於跨境資金流動情況,王允貴表示,進入到二季度之後,就是4月和5月份,外匯收支形勢正在向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一季度在結售匯方面出現了一定的逆差,但是從4月份開始形勢在趨好。今年1~5月份,跨境資金呈現凈流入的態勢,凈流入約200億美元。銀行的結售匯業務,在4月份之後也開始轉好,前四個月還是銀行凈售匯,但是5月份出現扭轉,5月份銀行結售匯出現了13億美元的凈結匯。從2014年的8月份到2015年4月份,銀行結售匯出現9個月連續的凈售匯,但5月份出現凈結匯13億美元。“所以,市場正在向更加均衡合理的方向發展。我們也樂見市場趨向均衡,更有利於市場主體擺布資金,合理規避匯率風險,也有利於我們在平穩環境下進行外匯管理改革。”王允貴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