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恒大獲國內三大評級機構AAA信用評級

  • 發佈時間:2015-06-18 03:34:19  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16日,滬港通標的股恒大地産宣佈擬在境內發行公司債券,發行總額不超過200億元,首期發行規模50億元,為5年期,利率詢價區間4.3%-5.8%,6月19日為此次發債的起始日。

  恒大此舉受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國內三家最大信用評級機構中誠信證評、大公國際、聯合評級齊齊給予該筆境內債最高信用等級AAA,同時三家機構給予發債主體恒大以AAA的主體最高信用等級,評級展望為穩定。

  首例:

  三機構齊予恒大最高評級

  據介紹,AAA是全球所有評級機構能夠給出的最高級別。主體信用評級AAA表明受評主體還債能力極強,基本不受經濟環境影響;而債券信用評級AAA則表明債券信用品質極高,信用風險極低。而作為國內最大、亦是最具權威性的三家信用評級機構,中誠信證評、聯合評級與大公國際同時給予一家企業最高信用評級,前所未有。

  對於此次評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AAA評級對企業的要求非常高,往往只有大型央企才能拿到,如中糧集團、中信集團、中國黃金、國家電網等,不過一般也只取得一家機構的AAA評級,此次恒大可謂創造了中國企業信用評級的個案。”

  話語權:

  中資評級機構漸顯“硬氣”

  無論中信、恒大、中海抑或其他優秀的中國龍頭企業,在境外機構的評級中大多僅有平庸的B類評級,甚至淪落到C類評級,這都與它們在中資機構報告中取得的高評級有較大落差。

  以此次發債的恒大為例,三家機構同時授予AAA,中誠信證評認為其具較強成本及風險監控管理能力,多元融資渠道提升財務彈性;大公國際認為其佈局廣泛均衡,具較強的適應和抗風險能力;聯合評級則認為其銷售多年持續增長,收入、利潤、規模將進一步提升。

  而境外機構標普卻在今年5月給予恒大較低的B+評級,暗示恒大還本付息及遵守契約具風險。實際上,恒大不但從未違約,去年12月還動用自有資金一次性提前償還了13.5億美元的鉅額債務。

  同一家企業,信用評級出現這種落差的原因何在?資深分析人士稱,境外機構對中國企業評級偏低,客觀上有不了解企業和評級標準僵化等因素;另一方面,主觀上也有誇大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潛在風險的西方慣性思維,不排除成為海外做空機構幫兇的可能。

  利率:

  實力認可具融資成本優勢

  據公告,恒大此次發債的利率區間為4.3%-5.8%,該數字比今年2月恒大境外發債的12%利率明顯低出一截。

  分析人士表示,“恒大等國內企業之所以內地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得益於內地投資者對它們的實力和潛力有著更清晰認知。”在境外融資的成本相對較高,則是因為它們“被境外機構誤解”,境外債利率一定程度上被推高。

  而在發行成本方面,恒大此次發行的境內債與其他同行同類債券相比,也有一定優勢,如保利近年曾發行5年期境內債利率7%。

  減負:

  良好基本面是高評級依據

  業內認為,恒大此次發債能取得這樣的理想發行條件,與其基本面良好密切相關。不過在境外機構眼裏,恒大一直被偏高的負債率困擾。但更多業內人士認為,恒大的負債率問題,其實被海外機構刻意放大了。

  恒大此次發債獲三大機構同時授予AAA最高評級,與其良好的基本面密切相關。統計顯示,恒大從2009年上市到2014年各項核心數據年年穩增:銷售額年均增長66.8%,凈利潤年均增長301.8%,核心凈利潤年均增長更高達810.3%。最新業績簡報顯示,恒大5月銷售達167億元,創有史以來單月銷售新高,基本面持續向好。年報也顯示,截至去年底恒大賬上現金595億元,可動用資金1105億元。實際上,近期看好恒大的機構不僅有評級機構中誠信證評、聯合評級和大公國際,還有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新加坡大華繼顯等近10家券商機構,今年均給予恒大買入或推薦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被境外機構緊盯的負債率問題恒大也在正視和解決:恒大去年以自有資金提前償債,今年又力推旗下多元産業分拆上市,以及實施資産輕資産戰略,都可視作是“減負”的努力。此次發債也被認為是恒大“用長債取代短債,用低息債取代高息債,降低償債壓力和融資成本”的重要舉措。

  重慶晚報記者 喻婷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