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鄉鄉有了秸稈回收點
- 發佈時間:2015-06-18 02:31:17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陳四化張培奇通訊員申鴻皓
近年來,秸稈禁燒從圍堵到疏導、從被動到自覺、從尷尬到順暢……這種微妙的變化,在河南省社旗縣正悄然變為現實。當下正值秸稈禁燒關鍵時期,記者走進社旗縣田間地頭,探訪這種變化背後的故事。
“咱這兒的小麥基本收割結束,正是秸稈禁燒的關鍵時期,可不能麻痹大意!”雖然已經晚上12點多了,但在太和鎮閆店崗村一座靠近公路的二層小樓頂,該村秸稈禁燒監控點的值班人員仍在堅守崗位,四處眺望。為確保做到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不黑一塊田,鎮村幹部選擇視野開闊的制高點日夜監控。“站得高,看得遠,方圓一圈兒哪有明火,第一時間就能看到。”值守人員對這種創新做法津津樂道。
社旗縣制定《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4個秸稈禁燒督查組,建立起了縣、鄉、村、組、戶五級監控網路和聯動機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和《禁燒承諾書》,形成了縣幹部包鄉鎮、鄉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組幹部包戶、農戶包地塊的禁燒責任制。鄉鎮向縣裏上繳禁燒押金,對圓滿完成禁燒任務的實施獎勵,對工作不力、監管不到位的除沒收押金外,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黨政紀責任,堅決做到“有煙必查、有火必罰、有灰必究”。
“這都是東片小麥早熟區運來的麥秸。”這幾天,橋頭鎮馬鐙村胡建林的秸稈回收利用加工廠門前,已經排起了運送麥秸的車隊長龍。在不遠處的800平方米加工車間裏,2台大型秸稈粉碎機、1台壓縮機、2台輸送機正開足馬力運轉,這頭輸進麥秸,那頭成型的塊狀熱能燃料源源不斷噴涌而出。據胡建林介紹,夏秋旺季,日收購原料秸稈百噸以上,年産值近千萬元。
堵疏結合,變堵為疏,是近年來社旗縣禁燒秸稈的“法寶”。今年,像胡建林這樣的秸稈回收加工廠,社旗縣各鄉鎮共建起了大大小小的秸稈回收點數百個,通過對回收秸稈的業主給予適度補貼,提高全縣群眾秸稈回收的積極性;在滿足本地畜牧養殖需要的同時,社旗縣畜牧等部門還提前聯繫內蒙古、寧夏等地的集中養殖區,為秸稈找出路、尋下家,把當地廢棄秸稈變作牲畜的冬儲飼料。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