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砸錢籠絡司機 有本就能開專車?

  • 發佈時間:2015-06-17 14:56:19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從專車在一年前大踏步走進北京市民的出行生活,寧先生幾乎天天都能收到專車軟體發來的打車優惠資訊。不過,最近寧先生發現,免單與優惠券的資訊變少了,鼓勵寧先生成為各類專車司機的消息逐漸多了起來。跟朋友一聊得知,相似的短信已經在有車一族的手機短信中鋪天蓋地。

  蘋果手錶

  比拼真金白銀

  本月初,寧先生收到了一條來自滴滴打車軟體的短信,真金白銀的大方饋贈顯得很有誘惑力:“您有車嗎?不妨來賺點私房錢?註冊滴滴專車並通過審核,下載客戶端線上1分鐘即可獲得50元;在7天內完成5單再獲200元,每單還可獲得最高6倍獎勵。”

  “成為專車司機就能得到50元獎勵,一週上下班接送下同路人又能賺200塊錢。”寧先生對朋友馮先生説,看來專車軟體不光燒錢擴大客戶,還要砸錢籠絡司機。馮先生一聽,也掏出手機短信,評論道:“這算什麼呀,有的軟體還給司機送蘋果手錶呢!”原來,馮先生在一個月前就註冊了人民優步的司機,自從那天起,他經常收到平臺發來的鼓勵他接單載客的短信,其中有一條這樣寫道:“‘踏破鐵鞋無覓處,福利全不費工夫’:優步北京為小優(‘小優’是該軟體對司機的‘昵稱’)的五歲生日專門設定了(1)推薦贏 iPhone6(2)創意祝福贏 Apple Watch(3)爭當週末積極兵團,贏全家福;三類精彩大獎!”

  寧先生一看,這動不動就是蘋果大獎,實在心癢,也註冊了一回人民優步的司機。沒想到,剛註冊成功,平臺就送來“見面禮”:“只要您的朋友做滿20單,您就可以獲得300元的推薦獎勵!”為了贏得這推薦獎,寧先生趕緊把軟體介紹給有車的朋友,説了很多當專車司機的好處,那口氣就好像是自己是優步公司的推銷員,説得口乾舌燥還樂此不疲。

  快速審核資質

  被指走過場

  相比于寧先生對專車司機的熱衷,上個月就註冊成人民優步司機的馮先生思考得更多——他覺得註冊司機的過程太快了,這讓他擔憂行業裏司機的水準是否參差不齊。

  “從註冊到通過的時間不到兩天。我只是通過網路上傳了行駛本、駕駛證、保險憑證和身份證的電子版。整個過程沒有面試。我很快收到了一個電子碼,憑這個碼進入平臺,下載軟體,當上了專車司機。”馮先生告訴記者。

  像馮先生一樣,張先生也覺得審核制度太快了。張先生上個星期剛註冊了滴滴打車軟體中的滴滴快車司機,“就一天多吧,我的註冊就通過了。像我這種不懂網路的人,都沒覺得註冊過程麻煩。”

  顯然,專車平臺為想當司機的車主們開啟了一路綠燈,盡力使註冊過程簡單而“高效”。馮先生開始質疑,甚至懷疑沒有什麼審核過程。

  刷單司機:真的掉進錢眼了

  一週前的一個大太陽天兒,徐新從萬達廣場出發,打算去中國傳媒大學。優步軟體的規則是,不需要乘客寫出去哪,司機就能提前接單;而當徐新上車對司機説出“去傳媒大學”後,這名接她的司機便開始對著她一路抱怨:“我肯定不會拉您到那麼遠,當然我也不能幹‘讓您現在就下車’這種事。咱倆就折中一下,我把您拉到西單,您再打一次車去傳媒大學。”經徐新反覆詢問,司機終於説出其中緣由:優步對司機的獎勵制度是每個星期拉夠80單就發6000元工資,這80單並不考慮遠近,只要單數夠了就行。司機又堅定地説:“您就算幫個忙吧,中途下車吧,我就指著單數掙錢呢。”徐新在西單下車後又打了一次車,中間等車的時間超過了10分鐘。

  路盲司機

  把地壇當釣魚臺

  與徐新吃的“啞巴虧”相比,周先生的專車經歷倒是沒那麼委屈;不過那像“段子”一樣的經歷也足夠讓他啞然失笑。兩天前,在東單工作的周先生打了一輛神州專車回家。司機師傅很愛聊天,當他把周先生帶到地壇附近時,指著綠樹掩映下的地壇灰墻問周先生:“您説,這是不是就是釣魚臺?”周先生一看,趕忙解釋這可不是釣魚臺。沒想到,周先生話音剛落,司機師傅就又説了一句讓人大跌眼鏡的話:“那這裡肯定是玉淵潭了!”周先生向記者吐槽:“如此不專業的人來當司機,夠嚇人的。”

  有的專車司機告訴記者,為了多接單子,自己既是優步平臺的司機,也是滴滴平臺的司機。

  暖男司機

  順風車搭成好朋友

  近日,幾個專車軟體推出的“順風車”服務,讓家住五棵松附近的王先生和陶女士成了好朋友。

  “第一次打順風車就搭了老王的車,從王府井到五棵松才花了二十來塊錢。這要打普通計程車還不得花50塊嗎?”除了價格便宜、車型舒適以外,更讓劉女士開心的是,這趟順風車之旅還讓她認識了老王這個“靠得住的好鄰居、值得交往的好朋友。”原來,兩個人在車上一聊才知道,二人就住在同個社區的相鄰兩樓,又都在王府井附近上班。這幾天兩個人上下班常常一同前往,既聊得來,又能各自分擔路費。劉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兩人真有點兒相見恨晚的感覺。

  搶司機大戰

  暴露監管問題

  無論是“搶”乘客還是“爭”司機,專車軟體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最終都指向監管。

  記者採訪了解到,有的普通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現在週一早高峰方圓10公里內竟拉不著一個客人,恨搶生意的專車已經恨到“牙根癢癢”;有的“的哥”則説,這不見得是個壞事,自己已經考慮去做專車司機了,至少時間自由、不用交份子錢;還有一撥司機想得更遠:當我們全都去做專車司機了以後,專車公司對司機的待遇還會像現在這樣好嗎?會不會變相收份子錢?那時我們是不是更難發聲?

  對此,打車行業專家張瑾認為:“希望每個公民都能知道,路不是屬於誰一個人的,路是大家的。打車軟體對北京來説是新生事物,但創新的東西一定要納入規範管理。而政策的最終落地,也要充分考慮到普通計程車司機的利益。”殷呈悅 J241

  製圖 李麗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