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漢能千億市值幕後推手許家驊:從未單獨見過李河君

  • 發佈時間:2015-06-17 10: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李河君掌舵的漢能股價遭腰斬,痛失首富寶座的時候,與其曾有交集的許家驊亦由此受到外界關注。這位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昔日的行政總裁,被指是漢能千億市值的幕後“推手”。

  51歲的許家驊,醫生出身,現任康健國際醫療(03886.HK)行政總裁。巧合的是,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港股上市公司,在過去的兩年中股價也出現了暴漲,市值從2014年初的31億港元,上升至目前的158億港元(截至6月15日)。

  時代週報記者致函康健國際醫療及許家驊,詢問其與李河君的關係,同時在漢能股價虛高之時,是否提供過合理化的解決建議。6月15日,康健國際醫療發來回復函,未有許家驊的親自回應。康健國際醫療稱,“由於提問涉及其他公司及個別人士,根據公司政策,本公司不會就其他公司及個別人士事項回應”。

  而在早前的6月12日公司簡會上,許家驊公開承認曾獻計予漢能,但被媒體錯誤解讀,並笑稱自己沒那麼大能耐,“不然就可以做匯豐銀行老總了”。

  在去職漢能薄膜發電後,許家驊投奔了昔日“舊主”曹貴子。兩人同為醫生,早年經歷相似。

  曹貴子擅長資本運作,一手將其締造的康健國際醫療集團,推向資本市場,並參股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在康健目前的股東中,也還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的身影。它們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康健係”。

  近年來,康健國際醫療的盈利狀況似乎並不穩定,在2012年甚至錄得4億元的鉅額虧損,如今康健欲回歸醫療本業,寄望于背靠中國人壽集團的大樹,進軍內地市場,以擺脫尷尬的經營處境。

  撇關係,回本行

  儘管極力撇清與李河君的關係,但許家驊仍被外界視為漢能千億股票市值的幕後“推手。

  與漢能薄膜發電擔任的職位相同,許家驊在康健國際醫療亦擔任行政總裁一職。兩家公司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與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暴漲一樣,康健國際醫療的股價也出現了迅猛上漲。在過去兩年間,其股價上漲近17倍,截至今年6月15日收盤,股價達2.11港元,市值已至158億港元。

  “我從未單獨見過李河君。”6月12日,康健國際醫療的例行簡會尾聲,許家驊首度澄清跟漢能的關係。他稱與李河君接觸少,而且兩人每次見面,都有公司高管陪同。

  接近許家驊的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他並不願公開談及與李河君的關係,同時在當天的簡會上,説的也是只言片語,但沒想到會如此引人關注。

  目前正值漢能薄膜發電遭查的關鍵時期,作為漢能的曾經高管,許的此番表態,頗有與漢能劃清界限的意味。

  作為漢能薄膜發電曾經的行政總裁,許一度被視為李河君的“得力”幹將,一句從未與董事長單獨見面,似乎難以令人信服。

  許家驊從2009年起加入鉑陽太陽能擔任首席財務官;2011年8月3日,被正式任命為鉑陽太陽能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

  彼時,漢能集團已是鉑陽太陽能的主要股東,其多位高管亦進駐鉑陽董事會。許家驊在進入鉑陽太陽能之前,還曾供職于康健國際投資公司(康健國際醫療前身),任執行董事之職。

  許在擔任鉑陽太陽能行政總裁之後,漢能集團將旗下太陽能業務注入鉑陽,繼而順利借殼上市,鉑陽太陽能也由此更名為漢能薄膜太陽能。

  李河君似乎一直財技超群,通過“左手倒騰右手”的交易,漢能薄膜太陽能的主要收入源自母公司漢能集團,此業務模式廣為市場詬病。

  2013年3月,許家驊由行政總裁調任為公司財務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這年,漢能薄膜發電32.74億元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漢能母公司。2014年,仍有62.23%收入來自母公司。

  與漢能股價前段時間被腰斬如出一轍,2013年底,漢能股價亦曾陷入危機,作為當時的財務董事兼企業融資部主管,許家驊當仁不讓地站出來為漢能説話。

  2013年12月19日,漢能薄膜太陽能股價開盤後暴跌26%,市場一度恐慌,傳言四起,許家驊卻顯得頗為鎮定,公開否認外界傳言,並稱集團運作如常。

  2014年5月,許家驊似乎遭遇“邊緣化”,不再擔任財務董事,僅任高級副總裁一職。李河君親自坐鎮,擔漢能薄膜發電董事會主席,代明芳則接替許擔任行政總裁。

  一個月後,許家驊從漢能離職,加盟康健國際醫療,擔任執行董事兼聯席行政總裁。許家驊為何從漢能離職,至今仍是謎團。

  據另一位接近許家驊的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他們此前向許家驊提起緣何離開漢能一事,許回答得頗為“官方”,“漢能薄膜發電已走上正軌,此次再次涉足醫療行業,算是回歸老本行”。

  棄漢能,投舊主

  去職漢能後,許家驊再次投奔曹貴子。

  許家驊與曹貴子同齡,均為51歲。兩人的早年經歷頗為相似,都曾學習兒科,開設診所,後才涉足商業領域。

  曹于1989年創辦康健國際醫療,早年他還專注于醫療領域,在2003年後佈局多元化,開始涉足物業及證券投資等非醫業務。

  康健還控股了新銳醫藥(08180.HK),這家位於杭州的醫藥公司,未來或將成為康健旗下醫院資産的藥業平臺。康健國際醫療2014年報披露,截至2014年12月31日,因配售新股,康健所持新銳的股本權益將由31.2%攤薄至26%。

  康健還參股了康宏金融(01019.HK),截至今年5月5日,持有3.90億股,佔比15.87%。

  康宏金融於今年6月公佈了配股集資近27億元的計劃,未來康健的持股將由15.87%攤薄至5.04%。

  時代週報記者發現,康健似乎正在不斷淡出康宏金融,今年以來不斷減持套現其股票。同時,代表康健的許家驊於今年3月26日辭去康宏金融董事一職。

  另外,卓悅控股(00653.HK)亦是康健國際醫療的股東,持有3.65億股,佔比7.14%。

  時代週報記者還發現,中國新經濟投資(00080.HK)也與康健國際醫療存有股權關係。中國新經濟投資年報披露稱,截至2014年12月31日,該公司持有康健國際醫療0.44%的股權,市值達2712.8萬港元。

  上述這些公司與康健國際醫療,在港股資本市場構成了龐大的“康健係”。

  6月15日,康健國際醫療回復時代週報記者稱,投資其他企業均屬策略性財務投資,公司主要投資于本港上市的醫療相關企業,目的是獲得投資回報,以及希望與這些醫療機構結盟,締造更多的合作機會,“就有關股票、額度及回報率等屬敏感資料,恕未能透露。”

  不過,曹貴子亦有失手之時。康健國際醫療2013年年報顯示,公司在證券投資方面錄得2172萬港元虧損。

  另一方面,康健國際醫療近五年來的盈利狀況並不穩定,2012年甚至出現了大額虧損。

  財報顯示,2009-2014年,康健國際醫療的收入分別為2.45億港元、3.07億港元、3.39億港元、3.42億港元、3.55億港元和4.95億港元,而期內溢利分別為虧損1111萬港元、盈利1.10億港元、盈利6601萬港元、虧損4.31億港元、盈利7932萬港元和盈利8088.9萬港元。

  另外,康健國際醫療的主營收入來源於醫療保健及牙科服務,去年此部分貢獻溢利約3.30億港元,佔年內總收入的66.7%。

  康健國際醫療目前在港共有84間診所及11間牙科診所。2010-2014年,康健運營醫療診所收入分別為2.91億港元、3.16億港元、3.18億港元、3.12億港元和3.30億港元。

  曹貴子寄希望於進軍內地的醫療行業,繼而選擇了與強大的中國人壽集團合作。

  今年1月,中國人壽(02628.HK)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斥資17.5億元,購入康健國際醫療24.5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去年10月底,台灣富邦人壽及富邦保險也分別以每股0.98港元認購康健國際醫療2.59億股和9740萬股股份。

  交易完成後,康健所得款項凈額共8.8億元,這筆資金也將用於收購內地資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