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路犯罪或觸發下一場金融危機

  • 發佈時間:2015-06-17 01:31:0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貨幣及支付交易的數字化,很容易被有組織的犯罪團夥入侵、利用或盜竊。對於尤其依賴於數字交易的西方發達國家,網路犯罪觸發下一場金融危機的可能並不是一句空話。

  通過電腦進行的數字化交易已經成為國際商務乃至經濟全球化的基石,但它也同時讓人們付出了代價。全球的絕大部分財富現在是存儲在電腦上的,這一事實意味著這些財富很容易被網路罪犯盜取或利用。也有些人擔心網路恐怖分子,比如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可能會將西方國家的全部財富記錄數據都抹除乾淨,以製造經濟混亂、金融崩潰,從而報復西方國家的干預。

  在英國于1914年放棄金本位之後,大多數西方經濟體紛紛效倣實施了浮動匯率,在浮動匯率制度中,貨幣的價值可以根據其在外匯交易市場上的表現有所浮動。到了現在,貨幣又進入了下一個時代,也就是數字化時代。舉例而言,新近出現的基於加密系統的貨幣——比特幣就是完全數字化的,英格蘭銀行僅僅將它當成另一種新興的國外貨幣來看待。比特幣往往被暗網上的罪犯們用於匿名交易和洗錢,不過它也被用在合法的用途上,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視為真正的貨幣。

  資金變形成了脆弱的幾行代碼

  由於各大銀行目前還能夠負擔起相關虧損,它們並不情願公開承認自身由於進行貨幣數字化而承受的損失。公眾目前並不清楚,貨幣已經從躺在金庫裏實實在在的錢變成了存儲在聯網伺服器上脆弱的幾行代碼。

  當有組織的犯罪團夥偷盜或入侵了其中一部分代碼時,後果可能會是令人絕望的,因為大多數組織在處理網路犯罪導致的後果時嚴重缺乏準備。雖然各大銀行正逐漸提起對網路犯罪和恐怖主義的注意力,他們所配備的IT系統則往往無法提供足夠的入侵洩露保護。

  美國監管機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的一份報告提到:“惡意的網路行為不會停止,金融領域的各大組織應當準備好應對網路攻擊所帶來的威脅,這些攻擊有摧毀關鍵資訊及系統的能力,還可能讓交易癱瘓”。

  駭客們一直都在尋找容易下手的公司。在2013年年末發生的一系列針對銀行的有組織攻擊中,一個犯罪集團僅僅通過向銀行僱員發送魚叉式釣魚郵件,就從超過100家銀行中盜取了大量美元資金。這些郵件偽裝成了正常的內部通訊資訊,但實際上卻裝有能夠在銀行電腦上打開後門的惡意軟體。一旦電腦被感染,駭客就可以遠端控制它們,從而對賬戶進行轉賬操作,也可以命令特定地點的ATM機在特定時刻吐錢。

  然而銀行業內人士們越來越擔心,在全球範圍內的金融機構自身及其客戶可能會犧牲安全性,進一步追求更快的線上交易。據澳大利亞澳新銀行(ANZ)描述,他們建立了一個儲備性銀行,以將電子支付的速度加速到一小時內完成,這可能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英國等其他國家也在模倣這種方式,以追求實時轉賬功能。

  然而還有更大的潛在網路安全威脅。目前隨著科技産業的發展,人們正在開發一些能夠讓美元或歐元也像比特幣一樣實時跨地轉賬的軟體。這類軟體可能會完全繞過銀行以及其他轉賬機制,比如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

  純電子化交易的新時代

  據報道,科技巨頭IBM在這方面已經先行一步。據悉,IBM使用了比特幣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的一種變體。該技術能夠有效地提供一份數字貨幣交易的全面記錄。它並不存儲在某個單獨的伺服器上,比如銀行伺服器,而是存儲在每台參與交易網路的電腦上。

  這項技術可以讓用戶使用全球主要貨幣進行支付,該過程是暫態匿名的,而最重要的是,它還可以繞過政府監管。據報道,IBM已經就這項基於區塊鏈的技術在和許多中央銀行展開探討,這其中包括美聯儲。如果各大央行接受了區塊鏈的概念,IBM可能會開始準備建立基礎設施。IBM被認為是主流科技公司中唯一一家尋求擴大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建立更穩定的貨幣系統的公司。

  據Juniper估計,到2019年,犯罪分子單年盜取的貨幣將達到驚人的21萬億美元。除非全世界的政府和金融機構共同協調努力,更好地維護IT系統,保護數字資金儲備。否則,西方將有可能面臨一次新的毀滅性金融危機。(牛安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