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震蕩行情切勿借錢炒股

  • 發佈時間:2015-06-16 07:34:3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日報記者 郭家軒

  15日滬深兩市高開低走,震蕩下跌,滬指跌破5100點,且各大指數的表現出現結構性差異,其中創業板指跌幅顯著高於其他指數,全天下跌逾200點。

  分析認為,A股近兩個月來上漲較快,有回調需求。而隨著經濟企穩和改革深入,有助於提升場外投資者風險偏好,資金持續流入A股,新開戶數和新基金髮行均保持快速增長,改革牛行情穩步推進,中長期上漲格局不變。

  復盤??

  創業板個股分化明顯

  週一A股早盤高開後震蕩下行,上證綜指一度急跌近2%失守5100點。午後在鋼鐵股集體飆升推動下,上證綜指企穩回升,重回5100點之上,但題材股持續低迷,創業板指仍保持低位震蕩。臨近尾盤,權重與題材股集體砸盤,股指再現跳水,上證綜指跌幅達2%。

  截至收盤,滬指報5062.99點,跌幅2.00%;深成指報17702.55點,跌幅2.19%;創業板報3696.03點,跌幅5.22%。兩市共成交近兩萬億元。鋼鐵板塊、交通運輸板塊等表現較好,電腦、傳媒、金融、醫藥生物等跌幅居前。

  伴隨著指數走低,滬深兩市資金呈現出凈流出態勢。從同花順滬深兩市資金流向看,截至14時55分,滬市大單資金凈流出220.16億元,深市大單資金凈流出134.09億元,創業板市場大單資金凈流出10.79億元。其中銀行、電腦應用、證券等三個板塊,位居板塊大單資金凈流出前三,凈流出額分別為94.20億元、92.55億元、88.86億元。

  週一令股民一度瞠目結舌的還有創業板5.22%的跌幅,重回3700點附近。同時創業板個股方走勢分化也較為明顯,板塊中既有42隻個股漲停,也有55隻個股跌停。

  探因??

  多因素致資金面“捉襟見肘”

  對於15日兩市調整,上投摩根分析認為,從最近兩周的交易數據來看,本月增量資金可能略低於5月。萬聯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古振華也認為,上周內地滬深300ETF遭大額贖回,本週A股迎最大規模申購,在多方因素影響下,近期市場或以震蕩整固為主。

  從當前的基本面因素來看,新股發行、清理場外配資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帶來資金面的壓力。

  宏觀經濟層面,博時宏觀策略部認為,近期樓市迅速回暖,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可能對貨幣進一步放鬆構成制約。

  “基於此,貨幣進一步放鬆的空間可能低於市場的預期,這對債市比較不利,對股市也是個潛在的風險。”博時宏觀策略部分析稱。

  而創業板的頹勢表現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上週五數據顯示,當天有10家上市公司的第一與第二股東對所持股份進行了減持,其中有6家來自創業板,而一度的第一高價股全通教育也遭到了股東減持。

  同時,近一週創業板兩融標的屢屢遭受“冷空氣”侵擾。6月4日,國盛證券下發通知稱,鋻於近期股市波動較大,創業板股票漲幅過大,將創業板股票全部調出兩融標的。6月8日,國泰君安也加入降杠桿陣營,將東方財富等創業板明星股調出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名單。

  不過,也有機構持積極樂觀的觀點。南方基金週一就表示,調整不改牛市預期。“基本面上,宏觀經濟企穩但彈性不足,物價持續低迷,貨幣政策有繼續放鬆空間,不排除仍有降準降息,貨幣增速有望反彈。”南方基金分析指出,隨著經濟企穩和改革深入,有助於提升場外投資者風險偏好,資金持續流入A股,新開戶數和新基金髮行均保持快速增長,改革牛行情穩步推進,中長期上漲格局不變。

  風向??

  機構仍熱衷調研創業板

  從上述觀點中不難發現,機構認為後市仍有降準預期在牽引著大盤,大盤整體上還會是區間盤整狀態,持續下跌的動能並不強。而就盤整空間而言,業內人士分析預測,4950點附近即為短期支撐,一旦擊穿該位置延伸至4800點附近,仍會快速恢復上升格局;而前期滯漲的傳統藍籌股有望迎來補漲機會。

  那麼目前市場又如何看待後市創業板走向呢?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創業板目前仍然是投資主線,短線市場熱錢仍聚集在創業板品種中。

  數據顯示,自6月5日以來機構共調研70家上市公司,其中基金公司參與的共28家。具體看來,基金公司的調研焦點還是在以成長股為代表的創業板企業和中小板企業。28家接受調研的上市公司中,創業板企業有10家,中小板企業有15家,主機板企業僅3家。

  另一方面,國泰君安策略研報也指出,創業板到頂時點還未到來,目前仍將是成長風格引領市場,而藍籌類公司的機會仍將以轉型、主題投資等為主,短期內不會看到價值股大幅度跑贏市場。其也指出,本輪牛市的核心邏輯在於寬鬆週期下的經濟微觀層面轉型,目前這一邏輯仍未改變。

  博時宏觀策略部也表示,總的來説,A股目前還是資金推動的行情,投資者情緒繼續高漲。但在目前的階段,投資者分歧也有所加大,市場波動將更加劇烈,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也更加要求做好風險控制。

  “在供需壓力下,次新股、小盤題材股將不再具備稀缺性,個股會進一步分化。”古振華表示,能整合行業資源的龍頭個股才能不斷吸收新資金或存量資金買入,而跟風上漲的偽成長股可能逐漸被資金所拋棄。“建議投資者深入基本面選股,同時適當降低杠桿,騰出資金為打新做準備。”

  對於下一階段的市場機會,博時基金認為,短期內消費板塊可能佔優;另外,經過調整之後,成長板塊也將可能有較好的投資機會。此外,也有分析機構表示,一批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最近漲幅較好,預示著市場主題目前可能有切換跡象,但整體趨勢不變,預計六七月份市場以國有企業改革為主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