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土變大田,荒坡變梯田——土地整理改變金川

  • 發佈時間:2015-06-16 06:35:22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趙若言 文/圖

  6月,初夏。正是阿壩州最好的時節。

  繞著盤旋的山路到達金川縣金川鎮角木牛村,成片的葡萄地映入眼簾。“以前別説是葡萄了,就是種玉米,都很難有個好收成。”角木牛村黨支部書記楊光和感嘆。

  改變源於土地整理。金川縣國土資源局局長賈任太指著葡萄地旁邊的一片梯田説,“這裡原來就是一片荒坡坡,一到汛期還有滑坡危險。等明年這時候再來,這裡就會是一片綠油油的莊稼地。”

  生産方式

  變了

  小土變大田荒坡變梯田耕牛變耕機

  6月11日,當見到角木牛村60歲的藏族農民龍政才時,他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剛剛賣了自家的耕牛,準備嘗試用機器耕種。“過去田塊小、高低不平,種田只能靠耕牛。但養一頭牛一年要花1000多塊,農忙還得雇人放牛,一來二去,咋個也要2000元錢。地又不好,只能種些玉米,種地虧本哦。”龍政才感嘆道,“不過現在好了,小土變成了大田,機器耕種一年只要200多元。”

  龍老漢説的小土變大田,就是今年6月村裏剛完成的土地整治。楊光和説,金川素來被稱為“阿壩新江南”,高原氣候很適合種植特色水果、反季節蔬菜。

  但由於高原山區多數耕地坡度陡、地塊分散狹小,加之農田水利設施不完善,農業發展受到很大限制。長期以來,當地老百姓守著“金飯碗”過著苦日子。2013年9月,甘孜州國土資源局決定在金川鎮進行土地整理。項目涉及角木牛村、安順村、龍河村,整治土地5472畝,總投資412萬元,于2014年9月正式動工。

  阿壩州國土資源局總工程師石強説,阿壩州屬於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核心建設區域,因此,土地整治突出生態優先。該項目在確保不破壞並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禁止毀林開荒、陡坡開墾、亂墾草場和破壞濕地,同時開發利用荒地近千畝,佔整治面積的1/5。

  “為了不影響農民種地,我們利用去年冬季農閒時進行整治。整治後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3400畝,坡改梯800余畝,新增耕地510畝,新建田間道路8條,新建蓄水池32口。”賈任太介紹。

  連片“寬地”取代了零散“窄地”,保水保肥的梯田取代了水肥流失的坡地,微耕機取代了耕牛……“不少村民都跟龍老漢一樣,賣了耕牛,過上了機械化的現代農耕生活。荒地也變成了梯田,地里長出了‘金蛋蛋’。”楊光和説。

  生活水準

  高了

  路修到門口水流進院子收入大幅提高

  在金川,土地整治帶來的好處,還不僅僅是這些。

  村民劉文志告訴記者,以前,走的是爛路,喝的是望天水。如今,路修到了門口,水流進了院子,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站在剛剛修整好的梯田上,賈任太望著山下的縣城欣慰地説:“過去荒山荒坡保不住水,到了汛期極易發生地質災害。通過土地整治,整修水渠,水保住了,居民的生命財産安全也就保住了。”

  賈任太還説,整理後的土地將優先發展為耕地,並盡可能地集中連片,形成適度規模農業産業化經營,後續引進農業企業,讓當地老百姓參與其中,發展甜櫻桃、核桃、油用牡丹種植業等惠農惠民産業。

  如今,角木牛村的耕地採用“公司+農戶”的現代農業經營方式,村民與阿壩州一家葡萄酒釀造公司合作種植葡萄,每畝收入五六千元,加上田間套種的蔬菜、藥材,每畝還有1000-2000元的收入。而在以往,光靠種地,村民幾乎賺不了錢。

  金川縣的改變,只是我省藏區的一個縮影。“阿壩州把資金和項目向基層傾斜、向農牧區傾斜,改善農牧民生活。”石強説。

  角木牛村有村民209戶、878人,其中60%是藏族。楊光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上世紀80年代包産到戶至今30多年來,政府投入到這個村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已達1200萬元,投入到村裏用於發展牛羊、葡萄等産業的資金達到900多萬元。

  根據我省出臺的《2015年藏區六大民生工程計劃總體工作方案》,今年全省藏區的各項民生資金總投入將有52億多元,藏區農牧民的生活將得以持續改善。而接下來,國土資源部門還會在阿壩州鄉村實施更多的土地整理項目,從土地這個根本入手,切實改變藏區農牧民生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