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個全覆蓋”帶來牧區新風景

  • 發佈時間:2015-06-14 05:27:1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去年開始,內蒙古開始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牧區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牧區拓展,計劃3年內投入資金600多億元,對全區全部行政嘎查及村實行危房改造工程、安全飲水工程、街巷硬化工程、電力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校舍安全改造工程、衛生室建設工程、文化室建設工程、便民連鎖超市工程和農村牧區常住人口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保障工程,簡稱“10個全覆蓋”。

  “10個全覆蓋”徹底覆蓋了鄉村的荒蕪。新雨過後,呼和浩特市武川縣耗賴山鄉大豆鋪村碧空如洗。剛鋪好的黑色油路、剛出苗的綠色田野環繞著白墻黛瓦的新村,一支支施工隊伍、一輛輛工程機械,正在為村裏建設衛生室、文化室和互助幸福院。來自武川縣城的李樹林,以往都是在大城市裏發展,今年破天荒地來到鄉下找活兒幹,“我家裏養著挖掘機,到這裡參與新農村建設,挖下水道、平整院子,活兒很多,每天收入最多能到500多元。”鄉黨委副書記李應華接過話茬兒,“大豆鋪村每天用工160多人,其中本村用工40多人。僅工地食堂就開了4個,村裏的婦女都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

  為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內蒙古把“10個全覆蓋”工程和扶貧開發、移民搬遷、美麗鄉村建設和發展縣域經濟結合起來,把爭取國家資金、三級財政投入和銀行貸款、企業投入和農牧民自籌結合起來,引導村民把這些工程當成家業來辦、當成事業來管、當成産業來興。“實行‘10個全覆蓋’以來,我們農民走水泥路、住安全房、喝乾淨水、看放心病、領養老金已變成了現實,只是牲畜的養殖條件還不夠好。”察右前旗巴彥塔拉鎮水泉村奶農景祥説,他在村裏第一個蓋起了保溫棚圈,“沒想到政府又給補貼了3200元,算下來自己等於沒花錢。這下子我們的奶牛養殖産業更有前途了!”與察右前旗相鄰的卓資縣,交通環境大為改善,村民努力培育主導産業,六蘇木村種植露地蔬菜300畝,城東村養殖生豬150頭,東界村新建草莓溫室30座,“一村一品”雛形已現。

  不斷增加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內蒙古農牧區,正成為一道風景。從前對孩子與羊羔、牛犢為伴心有不甘的錫林浩特市牧民阿榮,如今抱著兒子等待貝裏克牧場幼兒園在7月份竣工;原先在黃河滲漏區生活的農民牛進山,如今住進了達拉特旗東海心村嶄新的幸福大院;曾經只會放牧的鄂爾多斯市道圖新村牧民薩仁高娃,如今在日益紅火的“牧家樂”裏引吭高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