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推動經濟增長,要靠創新靠提高效率

  • 發佈時間:2015-06-13 15:32:07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教授聲音

  教授名片

  許小年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桑坦德銀行經濟學與金融學教席教授。許小年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宏觀經濟學、金融學、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過渡經濟以及中國經濟改革。許教授是2005年度和2006年度中歐優秀教師獎獲獎者,也是2010年中歐教學名師獎獲得者。

  犀利語錄

  ● 發鈔票不能保增長,發股票就能保增長嗎?

  ● 決定企業前途的不是今天在股市上賺多少錢,而是能不能比其他企業更早、更快實現公司的轉型。

  ● 批判不等於悲觀、否定。我相信我們這個民族是有前途的,中國經濟是有前途的,其實我們做得不算差,我只是希望我們做得更好一些。

  近日,許小年教授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互聯創新,自主創業”系列論壇上發表演講,他關於中國企業轉型、創新的犀利觀點並不是對當下中國經濟的一種悲觀否定,而是通過批判的方式提醒30多年中國經濟社會劇烈變化過程中被大家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正是他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期望。

  改變商業模式

  用現有資源維持增長

  依靠傳統的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維持高速增長了,此時就必須要依靠創新,依靠效率。許小年教授認為,過去十幾年間,效率提高,速度卻在放緩。“在技術、商業模式、生産組織方式不變的情況下,要實現經濟增長,就只能依靠增加資源的投入。所以我們看到投資佔GDP的比重越來越高。這個經濟增長模式到現在我認為已經走不下去了,必須要改變技術,改變經濟體制,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改變企業的生産組織方式,也就是在技術上、制度上進行全面創新,才能夠用現有資源維持經濟高速增長。”

  制度層面創新

  宏觀微觀要及時變革

  關於創新,許小年的理解是:“它不僅是技術、産品的創新,實際上還包含了很重要的制度創新。制度創新既包含國家宏觀層面的制度,又包含企業微觀層面的制度。這些制度如果不能隨著形勢發展及時改變,我們又會像過去十幾年那樣,國家依靠投資驅動,企業依靠資源投入來維持企業發展,宏觀、微觀層面上都是同樣的模式。”

  在增速放慢的情況下,本屆政府提出了“新常態”理念,但許小年指出,新常態下舊思維正在回潮——銀根正在放鬆,政府又在花錢投資,又在拉這個內需那個外需。“發鈔票不能保增長,發股票就能保增長嗎?大家都處於一種亢奮狀態,談什麼都沒用,因為一天到晚想著的都是今天股票又漲了多少。在這種皆大歡喜的全民盛筵中,根本性的問題被喧囂的泡沫掩蓋了。也許到泡沫破滅之後,我們才會去談創新。”

  更快實現轉型

  要打破習慣性思維

  “我不反對炒股票,但同時要思考企業如何轉型。最基本的公司財務的原理是股本資金的成本顯著高於債務資金成本。現在怎麼搞成股市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呢?人類歷史上財富創造不是靠股票市場的泡沫創造的。財富到底怎麼創造出來的?我們個人、企業、政府要問一下自己,這是經濟學的最基本的問題。”

  泡沫、虛假繁榮終究會過去,許小年教授認為,決定企業前途的不是今天在股市上賺多少錢,而是能不能比其他企業更早、更快實現公司的轉型。但他指出,轉型的最大障礙,是企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經營中形成的習慣性思維。

  低成本擴張帶來過去的成功、機會主義心理和企業家缺乏的個性,都是阻礙轉型的因素。“為什麼市場上都是同質化的産品?因為中國的企業家沒有個性,看上去都一樣。他們的思維邏輯、商業模式都一樣。所以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的企業家都在談房地産,房地産‘退燒’了,他説我幹一個基金,現在所有的企業家都在談網際網路。一問你幹什麼呢?我幹一平臺。”

  本報記者 易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