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永康五金製造業打造實業“升級版”

  • 發佈時間:2015-06-12 15:31:4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謝雲挺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記者蹲點國內最大的五金製造業基地——浙江永康市調研發現,傳統製造業不像人們所擔憂的那樣急劇蕭條,相反,只要專注實業打造“升級版”,傳統製造業同樣大有可為。目前企業最盼望的是能多審批一些對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有促進作用的企業研究院、設計院和檢測中心等,提振區域製造集群的發展活力。

  “一隻保溫杯可以做上100年”

  永康地處浙江中部,以五金製造聞名全國。目前,這個縣級市集聚了1.4萬多家工業企業,近30萬從業人員。形成了門業、車業、杯業、電動工具、休閒器具、技術裝備等八大支柱産業,擁有上萬種産品。其中,門業、電動工具佔據國內70%以上的市場份額。

  受宏觀經濟形勢和“三期疊加”因素影響,同樣面臨艱難困境的永康市,2014年以來,雖然有一批企業倒閉登出,但有更多企業因轉型升級獲得成功,冒出許多緊貼市場需求的新生企業。全市製造行業整體沒有顯現絲毫“落日”景象,依然充滿生機。

  永康市經信局提供的資訊顯示,2014年,永康市凈增工業企業2300余家;工業用電量增長5.95%,高出全省平均水準近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930億元,同比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浙江哈爾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波説,傳統製造業只有“夕陽産品”,沒有“夕陽産業”。就拿永康保溫杯産業來説,經歷興起、衰落到再崛起,已持續了20年。從當初全市1500多家企業開工保溫杯生産,之後大浪淘沙,現在留下的不足200家,但在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一半以上。“一隻保溫杯,可以做上100年。”歐陽波説,只要人們喝水的需求存在,保溫杯産業就不會消亡。“只不過誰更能創新,更能引領市場,誰就是最後的王者。”

  記者注意到,這家專業生産保溫杯的上市公司,已初步研發成功能聽音樂、能與手機互聯的智慧保溫杯新産品。歐陽波表示,一旦新品上市,又是企業效益的增長點。“其實,真正了解市場和行業需求的,恰恰是企業。”永康市副市長呂群勇説,他們比政府更懂市場,更懂創新,“我們更要做的是找準靶點,著力營造支援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環境。”

  提振傳統製造業活力盼在審批方面釋放改革紅利

  記者走訪企業、市場和相關部門,突出的感受是,在當前區域製造業面臨産能過剩、成本上漲、資金緊張、市場變化等情況下,廣大民企渴望能進一步在審批方面釋放改革紅利。

  當地許多民企向記者反映,永康市被國家相關部門授予“中國五金之都”“中國門都”等區域品牌,説明瞭永康産業規模和競爭力在全國的地位。但是,當地最需要的國家級檢測中心、標準中心,以及企業研究院、工業設計院等,卻很難得到審批落戶,制約了區域産業的提升發展。

  永康市門行業協會介紹,以生産防火門為例,我國在防火門生産品質監管中,目前只有兩個國家級燒試檢測中心,一個在天津、一個在四川。永康雖説是全國最大的門業生産基地,年産達3500萬樘,卻沒有設在永康的燒試檢測中心。每推出一種新款,都要指定送檢。全市500多家門業生産企業,每年有1萬樘左右新款要送檢,浪費的時間不説,每樘門檢測成本費用要兩三萬元。

  呂群勇説,現在國家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應多審批一些對區域産業轉型升級有促進作用的民辦企業研究院、工業設計院。這有利於激發民間創新活力,有利於克服科技與工業兩張皮現象。

  據了解,去年,永康戴達羅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的浙江斐絡工業設計研究院,被浙江省政府批准為省級企業研究院後,當年幫助當地企業開發設計新産品銷售額就達到15億元。

  只要專注實業傳統製造同樣大有可為

  為什麼同樣是傳統製造業基地,一些地方的實體經濟卻給人一種風雨飄搖的感覺,一些地方卻能穩定向好?永康市博才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俊德認為,這跟製造産業本身無關,而是一些企業在前些年利用國家刺激性政策,抽空實體資金投機到民間借貸和房地産項目造成風險的結果。

  中國人民銀行永康市支行行長徐宏也持相同看法。“永康民企也同樣存在投機民間借貸和相互擔保的現象,但是,永康市及時研究推出政銀聯手的‘轉貸通’金融服務創新項目,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轉貸成本高、轉貸資金籌措難的問題,有效防止了800多家中小企業可能出現的資金鏈斷裂風險,穩定了全市企業的生産經營。”徐宏説。

  永康市委書記徐華水認為,永康五金製造業還存在著大而不強等問題。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只有專注實業,打造“升級版”,傳統製造業同樣大有可為。據了解,2014年以來,當地政府採取了系列振興實體經濟措施,比如積極推進機器換人,全市已削減低端用工近2萬名,産品品質提升22.3%,原材料成本節省7.1%。“當前,要提振傳統製造業活力,關鍵在於我們能否通過智慧轉型,實現産品設計、加工製造、運作管理、售後服務的全面升級。”徐華水説,打造符合行業特點,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智慧工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