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鞋王”匹克:讓世界穿上中國鞋

  • 發佈時間:2015-06-11 10:0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福州6月11日電(記者邰曉安、郭圻、黃鵬飛)作為塞爾維亞的驕傲,在去年舉行的籃球世界盃上,塞爾維亞男籃勇奪亞軍,而來自中國的運動裝備贊助商匹克也和這支強大的男籃隊伍一樣在國際舞臺上闊步前進。

  匹克財報顯示,2014年公司營收28.4億元人民幣,其中海外市場佔比近23%。這意味著匹克已成長為中國運動裝備企業國際化品牌,公司董事長許景南離自己20多年前的夢想又邁進了一大步。

  許景南家境貧寒,趁著改革開放東風,靠拉板車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上世紀八十年代,耐克計劃在泉州開辦工廠,需要配套企業,許景南和朋友看好這個商機,從此踏入了運動鞋製造的行業。

  但是市場風雲突變,許景南的鞋廠快建好時,耐克的工廠卻撤出了泉州。痛定思痛,許景南決定自創品牌。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鞋服企業剛從代工和模倣起步。涉足運動鞋,一無經驗二無資源的許景南,一上來就提出了“創國際品牌”的口號,引來一片質疑聲。

  許景南判斷,當時中國還沒有自己的國際品牌,這就是他們的機會。許景南將耐克工廠搬遷後留下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攬到麾下,引進國際先進生産線,規範生産管理程式,開始了自創品牌的漫漫征途。

  為了貼合國外消費市場,許景南將原本註冊的“豐登”商標改為了便於國際市場理解的“匹克(PEAK)”、在國內運動鞋行業率先通過ISO9000,ISO14000和ISO8000認證、1993年集團成立當年便在65個國家進行商標註冊。

  匹克以籃球鞋起步,因為品質過硬,其籃球鞋在國內聲名鵲起,並逐漸有了“鞋王”的美譽。2005年12月,經過十多年積澱的匹克體育正式加速品牌國際化。趁姚明帶來的NBA中國熱潮,匹克簽約休斯敦火箭隊主場,成為首個進入美國NBA賽場的中國運動品牌,率先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一線品牌在全球市場展開正面交鋒。

  “與耐克、阿迪達斯相比,我們的品質不比他們差。穿我們的籃球鞋,可以做到拿到好成績、腳又不容易受傷。”許景南説。

  在加強品牌推廣的同時,匹克不斷加大産品研發投入。在泉州技術中心的基礎上,匹克先後組建了廣州研發中心、北京研發中心以及美國洛杉磯研發中心,四大研發中心吸納了來自國內外的300名科研人員和優秀設計師,研發設計了三級緩震、梯度雙能科技、高彈材料等發明專利。

  僅2014年,匹克就推出了705款新鞋類産品、1496款新服裝産品及454款配飾産品,以此來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別、不同氣質追求的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以過硬的品質、較高的性價比為支撐,近年來匹克拓展國際市場的步伐不斷加速。通過與NBA中國、FIBA全球、各國家隊、NBA球星等強勢國際體育資源合作開拓海外市場,匹克的“品牌輸出”策略日見成效。

  “從名稱的國際化,管理標準、産品品質的國際化,到商標的國際化,品牌國際化,資本國際化,經過10年的發展保證,我們在加速市場國際化。”許景南表示,當前匹克在海外銷售代理已達80個國家,已完成180個國家的商標註冊,基本建立了匹克的全球框架。

  匹克已經提出了海外市場“三百目標”:即在100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商標註冊、3年內進入100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力爭在10年內實現10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100個國家和地區註冊的目標。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出,我們將加快推進我們的戰略目標。”許景南表示,放眼海絲沿線,二三線市場比比皆是,這些和匹克的目標市場高度重合。

  “我們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做了很多的工作。註冊了商標,有很多代理商,還開了很多店。我們會隨著國家戰略,加速加快在整個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拓展。”許景南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