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種好“搖錢樹” 歡笑撒山坡

  • 發佈時間:2015-06-11 08:32:56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海拔700多米高的松桃自治縣正大鄉正光村,有一處170畝的荒山,經過十年的辛勤耕耘,昔日的荒山禿嶺現在已經變成碩果飄香、林海茫茫的生態莊園。放眼望去,處處是成林的揚梅、櫻桃、梨子、水蜜桃、葡萄等10余種果樹,特別是開花季節和果熟季節尤為壯觀,不僅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更成為人們觀光、旅遊和體驗生活的好去處。

  5月上中旬,松桃正大烏江種養殖場總是一片熱鬧景象。果木大王唐烏江説:“從今天早上10點到下午3點共來了100多人採摘櫻桃,小車就有30多輛,一邊要帶著客人採摘櫻桃,一邊還得給客人準備生活,更為難的是還得請人疏通車輛,真是忙得不可開交。共採摘櫻桃200來斤,辦生活6桌,共收入9000多元,真沒想到遊客會這麼多。”

  連日來,唐烏江種植的10畝櫻桃正進入成熟期,當人們知道以後便陸續到府購買,一是圖個新鮮,二是感受生活,特別是這裡的環境很美,有山、有水、有成片的果樹林。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採摘和遊玩。僅櫻桃一項今年收入將突破20萬元。

  唐烏江介紹説,自2006年開始種植果樹以來,先後種有金秋梨30畝,楊梅4畝,水蜜桃8畝,葡萄18畝,李子5畝,枇杷5畝,櫻桃120畝(2015年新種植110畝),為了便於管理和觀賞,全部連片種植,十分壯觀。除金秋梨、楊梅和櫻桃進入盛産期以外,其餘兩年以後才能進入挂果期。

  “唐烏江既是我村的果木大王,又是我們的致富領路人。”一提到唐烏江,村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唐烏江是正光村的果木種植大戶。多年前靠著對果樹的癡迷,他先後到湖南的芷江、貴陽的烏當等地學習了果樹栽培、育苗、管理等技術,闖出了一條致富路,現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

  1998年外出務工,2005年回家再次創辦果園,由於個人的投入實在有限,就夥同大哥唐長江、弟唐非洲三兄弟聯辦,投入資金100萬元,除貸款30萬元以外,其于70萬元為自籌。目前,已發展果園170畝,其中流轉土地130畝,每畝年租金400元,涉及農戶35戶。

  “目前,我們只請了一個固定工,月薪3000元,到明年就要請到5個固定工,隨著果樹進入盛産期,需要修剪、拉枝、施肥、鋤草等用工的增多,每年季節工就需2000個以上,勞務支出至少要20萬元。”大哥唐長江説。

  “我今年62歲了,身體又不好,一年大概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在果園裏務工,收入還可以拿到8000多元。”採訪中,6組村民劉勝祥心情激動地説。

  近年來,在唐烏江的帶動和指導下,該村僅種植獼猴桃和梨子就達到100多畝,使得20多家果農受益,戶均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成了他們發家致富的好路子。

  唐烏江描述了山莊的發展前景,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將果林建設成一個“花果山”和遠近聞名的休閒旅遊度假區,隨著季節的變換適時舉辦賞花節和採果節,豐富休閒人群的業餘生活。發展避雨栽培技術,儘量方便遊客採摘,把旁邊的水庫也利用起來,再放些魚苗,多養些土雞,發展農家樂,打造成一個休閒農業的範本。

  (通訊員 黃前生 張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