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薊”手盤活“蔬菜之皇”

  • 發佈時間:2015-06-11 01:31:0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小盅清透的湯汁中,盛開著一朵美麗的“蓮花”,配上蓮子,枸杞,“勾引”著食客們的味覺衝動,也引來諸多記者的“狂拍”。5月28日,在長沙召開的中國·湖南西洞庭首屆朝鮮薊美食品鑒會上,連同“冰山雪蓮”在內的十道精美朝鮮薊佳肴,將這種藥食同源的草本植物,正式推向湖南、乃至全國的餐飲界。

  科技記者“介入”美食節,似是“跨界”。故事得從湖南省常德市引進、試種外來品種“朝鮮薊”説起。

  朝鮮薊被歐美等國譽為“蔬菜之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人開始自己研究、試種這種珍貴蔬菜。

  2005年前後,當地知名外銷企業匯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立安在和外國公司接觸中獲悉,歐美人喜愛食用朝鮮薊,但因當地勞動力價格不斷提高,本地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正尋求向拉丁美洲和亞洲等地種植該種植物。

  匯美公司與當地西洞庭區聯手,自種自管自銷朝鮮薊。西洞庭管理區管委會主任鄒如龍介紹,朝鮮薊是洞庭湖區效益最好的冬閒種植作物之一。農民利用冬閒稻田、棉田種植,既不影響後茬作物,又有效利用了土地資源,訂單種植的模式,讓種植農戶收益有保障。

  2009年,“空脛萎蔫病”導致當年朝鮮薊種植大面積減産,這引起了常德市科技局的關注。2010年,他們委託常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平喜做科技特派員,研究朝鮮薊産前、産中、産後全産業鏈條上,種苗、栽培技術、新産品開發等研究。在常德市農科所、西洞庭管理區、中國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文理學院等單位的協同攻關下,當地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影響朝鮮薊生長的重大病害。

  目前,常德朝鮮薊産業,無論開發利用研究,還是栽培技術,都居於全國領先地位。西洞庭區成為了我國朝鮮薊總面積最大、産量最多的地區,現有種植面積兩萬畝,年産量近萬噸。

  效益好,農民種植的積極性自然高。可是,新問題出現了。鄒如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隨著近年來歐元和人民幣比價不斷貶值,企業從外銷所獲利潤不斷降低甚至有虧損跡象。苦心經營了10年的這一新作物經濟面臨企業退出的困境。罐頭等低利用率的粗加工産品,也已不能滿足産業發展的需要。

  為了做大做強朝鮮薊産業,常德市科技局等有關部門,特別是西洞庭區管委會,與企業一道,開始下定決心,進一步開拓中國和國際市場。

  外銷的朝鮮薊罐頭,清淡味美,卻不合中國人胃口。張平喜告訴記者,他們近年來與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合作,一直在嘗試開發適合中國人口味的朝鮮薊産品。目前,已開發出精品朝鮮薊菜品五十余種,朝鮮薊提取物、朝鮮薊茶葉、酵素、朝鮮薊乾粉速溶茶等多類精深加工産品。

  “一旦國內市場打開了,朝鮮薊的擴大種植和精深加工不斷發展就有可能性。我們一直在堅持全面的研究。目前,我們已成功在實驗室做出了組培苗。一旦進行工廠化規模化組培苗生産後,可大幅降低組培成本。制種研究也已做了三年多,去年育出了種子,但因成熟度不好,種子發芽成功率很低。這項研究難度還是很大,但我們會堅持。也希望得到科技部、農業部等有關部門的更多支援。”張平喜表示。

  鄒如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管理區一直堅持給予種子補貼,産業引導,並將其作為當地支柱和特色農業産業發展支援。他們採用了“公司+基地+農戶”的專業合作社形式,統一供種、技術指導、收購加工。截至2014年底,實現農戶增收1.13億元,工農業總産值5.3億元,工農業利稅1.9億元,出口創匯5150萬美元。

  截至目前,常德市科技局已連續支援該項目5年,累計經費近百萬元,湖南省科技廳對此項目也給予了農村特色産業示範基地支援,以匯美公司為載體的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正在申報中。“我們和湖南農業大學已合作多年,進行朝鮮薊提取物護肝養肝功能的白老鼠測試實驗。今年,開始與中科院廣州生物科學研究分院合作人體活幹細胞實驗。”肖立安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