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生態建設與自然保護成全球亮點

  • 發佈時間:2015-06-10 09:32:13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綠色時報6月10日報道(記者 焦玉海王鈺張興國) 6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我國生態建設與自然保護情況。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在發佈會上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森林、濕地、荒漠及其生態系統的修復,以及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成為全球生態建設與自然保護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我國人工造林繼續大規模推進,“十二五”期間,全國預計完成人工造林2960萬公頃、森林撫育3880萬公頃,年均分別超過590萬公頃和700萬公頃,森林面積和蓄積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森林品質及生態功能不斷提高,全國森林總碳儲量84.27億噸,年生態服務總價值12.68萬億元。濕地保護不斷加強,近10年全國濕地保護面積增加526萬公頃,濕地保護率由30.49%提高到43.51%;通過實施重點工程、建立濕地公園等措施,近3年恢復濕地10萬公頃,一批破碎化嚴重、人為干擾大的重要濕地正在逐步恢復原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程度持續減輕,沙化土地治理進入了“整體遏制、局部擴大”的新階段。自然保護力度加大,通過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等建設,擴大了自然保護地的規模,完善了自然保護體系,全國現已建立自然保護區2729處、森林公園3100處、國際重要濕地和濕地公園1000多個、國家沙漠公園33個,以及一批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其總面積1.69億公頃,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7.6%。野生動植物保護得到強化,我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總體上實現了穩中有升,大熊貓、東北虎、東北豹、亞洲象、朱鹮五大旗艦物種野外種群數量明顯增加,有230多種野生動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人工培育野生植物1000余種,大熊貓、朱鹮、野馬、麋鹿、揚子鱷和德保蘇鐵等20多種野生動植物實現了回歸自然。

  張建龍説,多年來,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林業發展道路,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初步形成了加強生態建設與自然保護的工作機制。一是確立了改善生態改善民生的林業發展主題,通過大力建設生態林業民生林業,有效地履行了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的主體職責,向社會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生態産品,順應了人民群眾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美好家園的新期待。二是實行了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的基本方針,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和理念傳播,持續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不斷完善公眾參與的政策和形式,調動和凝聚了社會各方的力量,非公有制主體成為我國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的一支主力軍。三是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科技推廣體系,頒布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防沙治沙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執法監管,推進了依法治林的進程;加強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人員培訓,提升了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的科學化水準。四是形成了大工程帶動大發展的建設模式,先後啟動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濕地恢復和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等一批重點工程,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事業的發展。五是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驅動力,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和國有林區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優化了林業建設的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和運作方式,增強了林業發展的活力,為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提供了強大動力。

  張建龍指出,林業是生態建設與自然保護的主體,下一步,國家林業局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工作,確保到202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濕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要抓好改革創新,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建立健全林業法規、執法和普法體系,完善林業科研和推廣體系,推進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抓好生態修復,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逐步實現天然林保護全覆蓋,加快推進植樹造林、森林經營、退耕還林、濕地修復、防沙治沙,重點解決跨區域、跨流域、跨山系及重要生態區位的生態退化問題。要抓好自然保護,嚴守森林、濕地、沙區植被和物種生態保護紅線,嚴厲打擊侵佔林地、濕地行為;完善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的建設和管理,做好國家公園建設試點;嚴格保護象等野生動植物,重點實施大熊貓、東北虎、亞洲象等保護工程。要抓好産業發展,大力發展木本糧油、林下經濟、特色經濟林、森林旅遊等綠色産業,努力提高林産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水準和産品品質安全,“反彈琵琶”促進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要抓好對外合作,優化林産品對外貿易結構,支援國內企業“走出去”,促進木材加工和林業裝備産能國際合作;做好林業國際合作和履約工作,提高我國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要抓好基礎建設。加強數字化、機械化、航空護林等現代林業裝備,以及道路、飲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林業資訊化、人才培養、基層站所等保障支撐體系建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