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做好入學前“理財家教”

  • 發佈時間:2015-06-10 02:34:29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年一度的高考剛剛落下帷幕。對很多家長而言,子女高考的結束,意味著家長理財“高考”的開始。是讓孩子出國留學,還是選擇國內升學?是讓孩子“撒歡”旅遊,還是利用假期有效“充電”?在面對金額不菲的留學費用和大學學費時,又該如何理財呢?為此,我們邀請專業人士,為後高考時代如何理財支招。鄭州晚報記者 倪子

  理財 教育金理財要穩

  理財師認為,扣除第一學期的費用後,有條件的家庭應對剩餘部分資金進行理財規劃。由於子女上大學期間費用大、無彈性,到期就必須支出,因此教育金理財應該“穩”字當頭,選擇穩健型理財産品,避免高風險理財産品。

  在學費支付上,可以考慮定期存款、債券型基金或者其他本金風險較小的理財産品。在“財務管理”方面,除了給子女一定的現金以供日常開支外,一學期分兩次向子女賬戶存款,這部分資金可以選擇一些低風險的便利現金管理工具,比如貨幣市場基金,這樣一來本金安全有保障。另外,除了以上低風險投資産品之外,家長還可以持部分基金定投,但應該以短期低風險債券型基金為主,零存整取,積少成多。

  購匯 分批購匯風險小

  “9月份孩子就要去留學了,怎麼換匯,換匯多少最划算呢?”最近,銀行工作人員經常接到類似諮詢,家長都希望在最低價位買到外匯,回避匯率風險。

  銀行人士提醒家長們,隨時關注匯率走勢,在相對合適的價位逐步分批買入,平攤匯率風險。目前,各大銀行都開通了網上銀行結售匯渠道,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在家線上購匯。

  此外,銀行人士還建議,可以通過外匯理財,使手中的外匯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根據目前的人民幣走勢,選擇固定收益類外匯理財産品,其收益率比同期的人民幣理財産品收益率略高。考慮到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趨勢,建議留學生家庭先買人民幣理財産品,等需要的時候再換成外匯。

  信用卡 國記憶體錢國外花

  出國留學,境外存錢、匯款都離不開銀行卡,因此,辦理一張留學地銀行的銀行卡尤為重要。這種業務現在國內已可以辦理了,只要確定好哪個國家、哪個城市,銀行都能在國內幫學生開好國外賬戶,學生到達目的地,直接激活就可使用。一些銀行在境外可提供一體化金融服務,賬戶激活後,馬上可轉賬、匯款、取現等。

  此外,不少銀行還開辦了國際信用卡業務,省去匯款麻煩,家長持有主卡,學生申請一張附屬卡,家長在國記憶體錢,孩子可直接在國外刷卡消費,還可節省匯率兌換費和貨幣轉換等費用。例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都有類似卡種,實現境內還款境外消費。

  保險

  強制保險存在盲點

  隨著近年一些留學生境外人身、財産意外事件的發生,出國留學的安全問題也讓家長們繃緊神經,迫切為即將要出國的孩子購買保障計劃。大部分海外院校強制要求留學生購買保險,但此類險種通常只涵蓋醫藥補償和相關責任賠償,意外、財損等並不在保障範圍之內。

  事實上,孩子在海外留學生活中存在不少保險盲點。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建議,留學生可在國內購買意外險和醫療險作為補充,可以在留學生遭遇意外事故或突發疾病時,予以現金補償,尤其在一些醫療費用水準較高的國家,這筆補償將大大減輕留學生的費用負擔。

  ■相關連結

  入學前做好“理財家教”

  銀行理財師提醒準大學生的家長們,高考之後應有意地對孩子進行理財引導和理財教育,形成一個良好的理財習慣,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財常識。

  大學生在校期間雖然可支配的錢很少,但是一樣可以科學管理。大學生理財應遵守“開源節流”規則。“開源”包括勤工儉學、做家教、到公司企業兼職打工等。“節流”則不妨從記賬開始,防止大學生“月光族”現象發生。理財師表示,不少大學生不是沒錢花,而是不會花。記賬和編制預算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消費最有效的方法。學生在日常消費時,堅持每天及時記錄,保留所有收支單據。通過檢查賬本,判斷哪些是該花的,哪些是可以節省的。多了解理財産品,這有助於在大學期間修足“理財學分”,終身受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