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世界透過“殘酷”高考看中國 對大力反腐非常關注

  • 發佈時間:2015-06-09 07:30: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世界上最難最殘酷的大學入學考試”“至今還沒有任何人得過滿分的考試”“用無人機對付作弊的考試”……這兩天,一些國家的媒體也和我們一起聊著中國高考。隨著9日部分省最後的考試科目結束,一年一度的“高考輿論”達到高潮。想了解中國的變與不變,研究高考也成為外界的必修課:媒體從中國為防高考作弊動用無人機談到中國的反腐運動,學者談論中國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否有了此消彼長的變化,智庫研究“如下地獄般的考試”正引發“中國人在改革與傳統之間的重新思考”,甚至做文化交流的人也從“高考移民”增多看出中國的貧富差距正在拉大。今年的中國高考,就是這樣熱鬧。

  從動用無人機監考到打擊高招腐敗

  今年高考,外電把中國多個部門聯合整肅考風考紀與中國的反腐挂上了鉤。俄羅斯《報紙報》7日在報道“中國黑色六月的考試”時説,在歷年高考中,都會出現作弊現象,今年也有地方發現替考,為防止作弊,今年有些省甚至動用無人機監考,其目的是在空中全方位捕捉無線電信號,防止通過手機等工具作弊。德國《南德意志報》8日報道説,多年來,有地方的學生、教師和政府官員進行“貓捉老鼠”遊戲,作弊手段更為隱蔽,“但現在誰作弊,誰將付出代價”。德國《世界報》評論説,中國高考從未有如此嚴格的防作弊手段,“這反映了中國的一個社會現實”。

  俄羅斯高考正在6月中上旬進行,所以,中國確保高考公正性的做法更引起俄媒關注。俄BFM網站7日稱,今年中國高考與往年相比有一定變化,最主要的是,為保證高考公正性,防止腐敗發生,中國高考加分人數大幅減少,包括體育特長生和奧林匹克競賽等多種加分情況有所改變。最主要的是對高校自主招生進行嚴格控制,此前,在這一領域中國已公佈多起腐敗案件,多所高校負責人因腐敗而被捕。文章説,一些人通過關係和送錢等方式進入名牌大學,高考招生中的腐敗引起中國民眾強烈不滿。許多民眾認為,特招是高校産生腐敗的溫床。因此,今年中國加大了高校反腐力度。

  韓日等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中國對高考舞弊行為的嚴厲打擊。南韓《國民日報》轉載有關中國記者臥底替考團夥參加高考的報道,同時也提到這一行為引發中國社會的不同反應,有人認為作為記者揭露報道天經地義,但也有一些人認為這一行為不妥。日本《産經新聞》4日也以“中國高考出動無人機監視作弊”為題刊文,羅列以往中國高考中的作弊手段。

  6月初通過英國移民申請考試的孫先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説,他參加的是1995年國內高考,很多細節仍歷歷在目。他認為,高考時間已從最熱的7月改為氣候較好的6月,本身就是社會進步。孫先生在倫敦一家房地産銷售公司工作,他至今痛恨應試教育給自己造成的“硬傷”,害得他出國後自感“英語還要從頭學起”。談到整肅考風考紀,孫先生説,從強化高考考場正氣開始,加大抵制高校腐敗、內幕交易、考生作弊等行為,只有這樣,中國的教育制度才會被國際社會所尊重,中國的學術品質也更容易被世界真心認可。

  韓聯社等南韓媒體認為,中國正努力為考生提供公平合理的考試機會。韓聯社報道説,中國的高考還體現出以人為本,比如,多個省區為盲人考生準備盲文試卷,多地的考場啟用空調,對於忘帶准考證的考生,也通過一些補救方式可以先入場考試,交通方面也一切以考生優先,同時嚴格控制考場外的噪音污染。

  “高考狀元”和“高考移民”都是看點

  英國人沃裏克上世紀90年代末曾在中國一所知名高校留學,他目前在倫敦一家亞洲文化交流中心工作。沃裏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當時對中國人常提起的“狀元”“名校”“爛校”等説法很不理解,因為,在英國,很多高校都有自己引以為豪的幾個專業,沒有一無是處的學校。他認為,高考過去給中國帶來的最大負面作用就是把高校分成了三六九等,而之後的擴招政策也沒有改變這一趨勢。由此可見,高考還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中國人的一生。

  中國今年高考報名考生942萬人,就已經讓外界驚呆了。要知道今年俄羅斯高考人數是72.5萬,德國和南韓去年高考人數分別為43.27萬和64.06萬。而人口還達不到942萬的國家和地區,全球至少有上百個。今年全國高考人數雖然比去年多3萬人,但外界還是強調中國高考“自2009年報名人數連續5年下降”這一背景。德國全球新聞網8日稱,北京今年高考人數比去年又少2000人,越來越多直接申請出國留學的高中畢業生在中國被稱為“高考移民”。

  沃裏克經常和中國教育機構以及留學生打交道,已注意到很多中國高中生不再將高考看得很重,因為很多人都有出國留學的“PLAN B”(備選方案)。但他擔心,參加不參加高考逐漸成為中國劃分社會階層的一個參照物——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不把高考當回事,考得好就先在國內上,考不好就出國,而中低收入家庭還要無奈地把高考當成改變命運的敲門磚。沃裏克説:“中國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局外人通過高考就看得清清楚楚。”

  “中國正爭取更多外國大學借助高考招生。”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網站3日以此為題報道稱,中國目前正推動海外高校認可中國學生的高考成績。據報道,澳大利亞已有多所大學接受中國學生基於高考成績的入學申請,這意味著一些學生不需要參加為期一年的預科學習,最多的能省下約合25萬元人民幣的學費和生活費。一些美國高校也在考慮根據高考成績招收中國留學生。今年5月,美國舊金山大學成為最近一所基於高考成績和“一對一”面試招收中國學生的海外高校。該大學發表聲明稱,此類學生將不需要參加SAT、託福或IELTS等考試。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國的一些高校也已開始基於中國申請者的個人表現而認可其高考成績。在法國,高考數學和理科成績正被用於評估申請入學者的學業水準。

  這一現象體現了歐美學校對中國教育改革成果的認可。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網站評論説,為消除外界認為高考主要是考學生死記硬背能力的看法,中國官員在定期開展的國際教育交流活動中告訴外國高校,中國的高考已涵蓋更多科目並將個人和社會角色納入評估體系,這包括從事社區活動、參與文化和體育活動等。但目前鮮有中國學生僅因高考成績而被歐美高校錄取,他們還需要在語言水準測試中獲得高分,這對許多中國學生來説極具挑戰性。德國柏林基礎教育研究學者莫裏茨·海爾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隨著中國高考制度改革,中國高校有了更多自主權,也逐漸與國際標準靠攏。

  中國高考已成為歐洲研究中國的窗口。德國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網站6日刊發題為“高考2015年:中國的考試地獄——在改革與傳統之間重新思考的第一個跡象”的調研文章,其中提到的“傳統”之處有:高考仍遭到部分人詬病;學生和家長抱怨壓力大;來自貧困地區,特別是農村學生仍處弱勢;大城市的學生更容易獲得就讀一流大學的機會;而取得頂尖大學“入場券”的學生畢業時進入公務員行列或大企業的機會多。“改革”之處有:改革的既定目標是減少學生壓力,以及更加公平;中國教育系統重新思考試點方案,包括英語等科目比重的重新設置;高考表現欠佳的學生也有了更多選擇,如進入職業高等院校,或私立及國際院校。

   高校改革要“從量向質轉型”

  國外輿論的確在透過高考看中國的變與不變,但對於中國教育改革特別是高校改革,很多人仍有更大的期待。格雷是一家英國報社的記者,曾駐中國4年,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學生很聰明,甚至“早熟”,當面對高考命題作文時,很多考生會為高分套路化地寫一篇沒有多少真心話的漂亮文章,其實那未必體現考生的真實思考。有的日本媒體還渲染中國高考的殘酷性,如日本《新潮週刊》稱“中國高考是自殺者屢見不鮮的最殘酷考試”。文章援引日本拓殖大學教授富坂聰的話説,中國高考是世界上最殘酷的考試,因為中國有著濃厚的“科舉”傳統,而且由於獨生子女政策,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非常高。另一學者高口康太説,中國高考考生數量是日本參加大學入學考試者的18倍,競爭異常殘酷。他認為,中國教育還沒有擺脫超強度的“填鴨式”教育,導致“學生認為除了學習其他事都不重要”。這種現象與中國社會氛圍密切相關,中國好一點的單位,都要求求職者擁有大學學歷甚至名校學歷,在這樣的氛圍下,素質教育對當前的中國來説,還是不切實際的設想。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6月1日刊文稱,宣佈參加美國總統競選的惠普前總裁費奧裏娜近來表示,“中國人會考試,但他們不會創新,他們極其沒有想像力,他們沒有創業精神……”儘管她的這番言論或許聽起來具有攻擊性,但卻受到中國眾多微網志用戶的認可。香港《南華早報》近日也以“為培養出真正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中國高校必須奉行開放理念”為題刊登美國私人投資者莫乃昂的文章。莫乃昂認為,就大學畢業生數量而言,中國已超過美國,中國大學生的素質將推動或阻礙中國的崛起。中國每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從2000年時約100萬到今年的750萬,中國的高校數量在此期間已達2400所,在這種“大躍進”過程中很難維持高校品質。中國的教育體系仍然不得不回答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曾經提出的一個問題——中國的學校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德國學者海爾曼認為,隨著中國高校擴招和各類民辦學校的出現,與改革初期相比,中國高校的學生人數猛增,但在達到一定的規模後,中國高校應“從量向質轉型”。他認為,中國社會逐漸發生變化,許多家長和教育界人士支援教育改革。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深厚的國家來説,要改變高考制度自然困難重重,“但在內力和外力影響下,中國高考制度改革已經和正在進行”。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預測,今年高考結束後,中國教改力度會繼續加大。中國教育界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同時地方政府鼓勵本地大學與國際夥伴以多種方式合作。根據官方數字,目前有超過1000種不同的合作項目,德國也參與了很多同中國學校進行職業教育的合作。【環球時報駐德國、英國、美國、日本、南韓、俄羅斯記者 青木 紀雙城 丁雨晴 蔣豐 萬宇 柳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