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掘金科園路,高新區蝶變

  • 發佈時間:2015-06-09 04:34:24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高新區石橋鋪科園路一帶,再次進入創業者和投資者的視線。隨著龍湖地産、中國鐵建等巨頭在此投下大手筆打造新城,我市第一個高新區迎來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開始蝶變。

  重慶晨報記者 徐菊 報道

  曾經的輝煌

  第一篇

  事實上,高新區石橋鋪科園路一帶,曾經留下不少輝煌的記憶,

  不少人在這裡發家致富,創造了財富神話。

  全市最早的數位城

  經過小攤鋪到如今的品牌店,八達電子的成長經歷,見證著石橋鋪的飛速發展。

  16年前一次“被動”的搬遷,讓經營十年數位生意的商人周怡,從小打小鬧的街邊電子數位店,變成了如今首屈一指的八達電子品牌創始人。

  “那時候是根據政府規劃,數位産品經營往重慶高新技術開發區集中。”與八達電子工程有限公司老闆周怡一道創業數年的八達電子市場部經理周江告訴重慶晨報記者,1999年,高新區第一家數位專業賣場泰興落成後,周怡便帶領八達電子入駐,他們也成為最早進入該區域發展的數位商家之一。

  在這之前六七年,周怡便開始經營數位産品,當時他的主要陣地是大溪溝,但他主要在廣州、深圳等地經營記憶體條、電腦耗材等生意,有時進點耗材回來賣,包括光碟等。1994年,生意擴容的周怡在黃花園附近有了自己的分店。

  這樣的生意持續到1999年高新區泰興數位城的落成。全市首個數位城落定高新區的規劃,讓不少小打小鬧慣了的數位商人猶豫不決。但是,周怡卻乾脆利落地做出進軍石橋鋪的決定。

  周江説,在數位城進入石橋鋪後,周邊一下熱鬧起來。以當時的住房價格為例,2000年,大約為1800元/平方米;2002年,便升到每平方米2000~3000元;2004年,則增長到了4000~5000/平方米。

  泰興數位城落成後,賽博、百腦匯等數位市場相繼開業,在高新區打拼數年後,八達電子的數位店舖達到20多家,成為華碩等大品牌數位企業的總代理。

  周江説,目前八達電子的總部在高新區,在高新區的店舖有十幾家,其他的店分佈在解放碑商圈等繁華地帶,但相比而言,在石橋鋪的十幾家店舖,則為他貢獻了80%~90%的營收。

  知名地産渝商創富傳奇

  在石橋鋪一帶,發家致富的不僅僅只有數位産品商人,這裡像數位城一樣的無數專業市場,也給了當年勤勞、智慧、有勇氣的人,先富起來的機會,我市不少渝商在這裡實現了財富傳奇。

  走在現在的科園路上,仍然可以看到南方集團幾個字的巨大招牌。面對延綿數十公里,建築面積百餘萬平方米的南方花園,人們或許並不知道,這裡也曾經是重慶第一個稱得上小區的高檔住宅。

  1992年,“重慶地産開路人”孫甚林辭去國企廠長職務,涉足房地産開發。在沒有任何開發建設經驗的情況下,孫甚林傾其所有,買下了位於科園四路附近、面積為3.57畝僅相當1/3個足球場大小的一塊土地。

  後來,這塊重慶房地産史上“最小氣”的拿地,讓孫甚林掘得人生第一桶金,隨後孫甚林和他的南方集團越做越大,他買下的第二塊土地已經是23畝,第三塊地是50畝……現在,很多人都習慣性的把科園路一帶,叫做南方花園。

  此後,華宇蔣業華、隆鑫涂建華也從這附近開始發家。

  成就渝派餐飲品牌

  在科園路,最初被人們熟知的,除了電腦城外,還有就是車水馬龍、人員川流不息的餐飲街,這裡誕生了重慶第一條美食街。陶然居、七十二行、菜根香、南方鴨腸王、西蜀人家、巴國布衣等等,紛紛落戶或者誕生在這裡。

  在科園路,最具代表性的餐飲當屬陶然居,最早陶然居只是白市驛的一家小餐館,其辣子田螺非常受歡迎,因而遠近聞名。

  1997年,陶然居帶著辣子田螺和一系列重慶菜到成都,重慶的江湖菜在成都一發不可收拾地紅了起來。

  2000年,嚴琦得知南方花園這一片要進行整體招租時,她果斷決定回到重慶。“那個地方是重慶的高新區,政策好,我是餐飲企業,回去做生意肯定環境更好。”

  “一般吃飯都得分高峰期和平峰期吧,而陶然居從開業那一天起,就一直火爆,火爆了很多年。”嚴琦説,每天從上午11點開始,一直到晚上打烊,都有絡繹不絕的客人來吃飯。

  “由於生意非常好,很多人去吃飯,都要找老闆開後門。”陶然居公司老員工,回憶起當年的火爆場景,仍然感嘆不已。

  科園路,成為陶然居厚積薄發的場所,也成就了陶然居品牌本土化的發展。

  曾經的痛

  第二篇

  隨著城市的發展,高新區開始變得越來越狹小、越來越擁擠、越來越忙亂。交通、停車、住宿、子女讀書的問題日漸顯現。

  痛點一:交通擁堵

  在石橋鋪一電腦城上班的詹女士,家住南坪,每天早上都得提前兩個小時開車出門。

  “從7:30開始走,走到石橋鋪,基本上就9點左右了。”詹女士説,不論過鵝公岩還是菜園壩大橋,走晚點就堵得沒法走,然後一路上都是堵點,特別是最近一年,由於一些地下設施施工,石橋鋪附近更是堵得不行,沒法開車。

  詹女士説,堵車,成為了現在石橋鋪的一個常見現象,不少人聽説到石橋鋪,就不願意去,現在地鐵開通還好點,不然無論坐公交還是開車出行,都得堵很久。

  痛點二:停車難

  “石橋鋪和附近的科園路,停車都很難,就是路邊,收費也和核心商圈一樣,5元一個小時。有的商場地下車庫已經漲到了10元一個小時,比主城最核心商圈解放碑的車庫還貴。”

  在石橋鋪一數位公司上班的王先生説,這幾年,隨著石橋鋪的發展,石橋鋪周邊幾個商場的地下停車場根本不夠用,周邊的道路也收費,仍然停不下,天天搶車位。

  他説,一般他停好車後,要談事什麼的,都不敢開車出去,回來就沒有車位了,因此,出去辦事,要麼打車,要麼坐地鐵。

  痛點三:寫字樓陳舊,電梯等半小時

  在石橋鋪一帶,有的寫字樓和商場都比較陳舊。

  “有的寫字樓,就是居民樓改造的,洗手間就只有一個蹲位,有的一整層樓,就一個廁所。”石橋鋪一商家代表告訴記者,經過多次改造,現在的商場看起來還比較時尚,但是,一些寫字樓仍然掩飾不住尷尬。

  “樓梯間非常小、臟、亂,甚至連一些電梯,也很小。”其表示,原先都是住宅,沒有商業及辦公規劃,因此,電梯的速度及載人數都有限,所以就出現了每個電梯都要等上半個小時左右的場景,非常痛苦。

  痛點四:配套不完善,員工食宿難

  現在的石橋鋪商圈,可謂是寸土寸金,商家非常密集,但是,配套設施卻並不完善。

  “我們公司沒有食堂,幾十號員工的午餐,全部是從石橋鋪之外的公司食堂做好後,送過來。”

  一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附近的空房非常有限,而且價格不低。因此,員工下班後,要麼回家,家住得遠的,公司也為員工安排了宿舍,但都在石橋鋪之外。

  也有企業,為員工修建了宿舍,最近的,離石橋鋪也有近10分鐘車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