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中部縣的農科園能走多遠?

  • 發佈時間:2015-06-09 01:30:3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26日,湖南農業大學和農業大縣湖南寧鄉,用最隆重的方式“擁抱”彼此。

  湖南農大校黨委書記、校長率領相關專家和管理部門負責人16人奔赴寧鄉,與國家級寧鄉經開區、寧鄉縣黨政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精準”對接,雙方全面合作協議正式簽訂。

  這意味著,由湖南農大牽頭的兩個國字號創新平臺“2011協同創新現代農業綜合試驗區”和國家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長沙綜合示範基地”落地寧鄉已沒有懸念。

  剛剛被劃入中部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湖南湘江新區,接著又迎來省內農業科技的頭牌院校帶著重大創新平臺“入贅”,湖南寧鄉農業科技園近來喜事連連。“像跋涉了許久,走到了順風的風口”,有人如此評價。

  湖南寧鄉縣是開國元勳劉少奇的故鄉,經過近幾年飛速發展,這裡已經邁入全國百強縣前50名,但仍然“大部分面積是農村、大部分人口在農村”。名不見經傳的農業科技園面對的是推動整個區域農業提檔升級、走向現代化的使命——他們如何聚集産業?怎麼脫穎而出?又憑什麼持續快速發展?

  聚集特色,打造市場“直通車”

  走進北京錦繡大地商務線上的四樓,3000多平方米的展銷大廳內,瀏陽菊花石、酒鬼酒、寧鄉花豬肉……幾千種湖南名優特産品産讓人目不暇接。

  逛完了,看好了,打開網站、微信、手機APP、淘寶天貓商城……找到其中任何一種湖南名優産品公司的電子平臺,輕輕一點,“寶貝”們便會飛速抵達。

  “做農産品精深加工的很多,我們要脫穎而出,就要讓特色足夠‘特’,把特色匯聚起來。這是一篇大文章,但是我們這篇文章做好了,別人沒法複製。”寧鄉農科園的主管單位——國家級寧鄉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戴中亞説。

  農産品精深加工是寧鄉的支柱産業之一,但這個産業與其他産業不同,企業多為中小微,勢單力薄。而地處中部縣域的農業企業,要殺入一線城市高端市場尤其困難。

  背靠省市有關部門,依託骨幹企業,寧鄉在京西最大的農産品集散中心錦繡大地造了艘“大船”。湖南湘品名優商品展示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再明介紹,展廳裏有近3000種湖南名優特産品,一頭連著湖南180余個基地與230多家生産加工企業,一頭牽手京津地區2000余家採購、分銷商。

  “預計年銷售額將達到2000萬元。”湖南潭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格誼説,公司搭上“大船”成功開拓北方市場,一個月就創下了158萬元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

  像湘品名優這樣的大手筆並非“孤本”,正在建設中的“中國(長沙)絲綢之路特色産業園”又是一例。“清真食品認證很難,但我們就是衝著這個認證所代表的稀缺、綠色和品質去的,我們的目標是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絲綢之路清真食品集散地,讓大家一想起清真食品,就想到寧鄉。”戴中亞説。

  靠科技提升品質,不做披著“畫皮”的産業園

  12年前,黃運英還只是一家豆製品家庭作坊的老闆。12年後,憑藉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寧鄉花豬肉系列食品,她所執掌的沃爾德已經成為國內小有名氣的休閒食品研發、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綜合性企業,産品連續3年在全國大中城市及省會城市銷量領先。

  “花豬肉的原料篩選、加工、儲運……這裡面全是技術啊,我們跟很多大學都有密切的合作,沒有科研就沒有我們的今天。”黃運英説。

  如果説黃運英的感慨是企業真金白銀換來的經驗,那麼在園區的管理者眼裏,這是發展的緊迫。

  “寧鄉是農業大縣,但不是農業強縣,現在我們園區有很多很好的農副産品加工企業,如康師傅、加加、洽洽、絕味、小洋人等,但八成不用本地的原料,為什麼?因為種養規模和品質都達不到。”戴中亞毫不隱晦,“我們要建設一流園區,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靠什麼?靠科技!要用真科技來提升我們的産品、産業的品質,我們絕不做挂著科技園牌子的産業園。”

  事實上,與寧鄉簽約之前,湖南農大早已拿到部省有關批復,半年多以來,該校四處調研,尋找合作夥伴。而與寧鄉從接觸到正式簽約,卻僅僅半個月。

  “是寧鄉的誠意打動了我們,他們打造的環境優勢、給出的政策條件,足以證明對農業科技是真重視。”湖南農大有關負責人説。

  與其他地區的農科園不同,寧鄉農科園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我們是經開區的園中園,另一方面我們是縣政府的直屬機構,這樣兩邊都不把我們當外人。”寧鄉農科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機制使農科園能順暢地集中全縣的優質資源,“對有利於發展的項目,看準了,投入不惜血本”。

  4月末,在結束對寧鄉農科園等地的調研時,中國科技戰略發展研究院農村與區域科技發展研究所所長劉冬梅深有感觸地説:“對科技高度重視,打造寬鬆的創業環境——實踐證明,寧鄉為科技促進縣城經濟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有效路徑,值得中部地區借鑒推廣。”

  著眼企業經營,“狼寧鄉”服務打動産業龍頭

  湖南糧食集團是國內名列前茅的國有大型綜合性糧食企業,擁有“金健”“裕湘”“金霞”等多個國字號品牌。2014年初,他們正籌措建立企業的第4個研發中心。在湖南省“兩會”的間隙,省人大代表、集團董事長謝文輝在與一同參會的寧鄉縣人大主任賀應輝閒聊時透露了這個消息。

  戴中亞得知消息已是傍晚,他緊急召集相關部門商議、拍板,連夜趕出針對性的材料,第二天下午就親自帶隊趕赴兩會代表駐地拜會……

  這是記者採訪前聽到的一個“傳説”,傳説的真實性已不容置疑——3個月後,糧食集團投資50億元在寧鄉農科園打造的中部地區最大的糧油食品精深加工産業園即將交付使用。多了這樣一個行業龍頭,寧鄉縣的農産品精深加工産業將向前邁一大步。問題在於,當時爭奪這個項目的省內外地市有十多個,寧鄉到底是用什麼擊敗了其他競爭者?

  “我們就是要關注最新的東西,從企業的市場經營角度去思考問題,才能服務好企業。”一臉自信的微笑,言談總是關注最前沿的産業、政策和市場資訊,戴中亞的觀念之新讓人驚訝。

  判斷敏銳,閃電出擊,團結協作,認準了目標就決不放棄——幾年前,冷眼觀察了10年的新華社記者曾這樣描述他看到的“狼寧鄉”。而今天,這種“狼”的基因在寧鄉農科園發展的過程中依然清晰可見。

  “中亞主任每天8點不到就上班,經常工作到深夜,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和‘空中飛人’。我們也是拿起包就出差,關鍵時候得豁得出去。”農科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累是累,但還是很有成就感,我們的服務得到了企業的認可。”

  “看,那一片就是我們未來的農副産品加工公共服務平臺,包括與工信部電子科技與資訊研究所合作的食品資訊中心、與中國食品發酵研究院合作的食品檢測中心、與江南大學合作的食品研發中心和培訓基地、與中國農科院合作的農副産品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這些交付使用之後,將構建一個‘可監測、可預警、可評價、可追溯’的安全食品監測網路和高端綜合服務平臺。”工作人員指著遠處一個即將封頂的建築群介紹,“這意味著,從我們這裡出去的産品消費者可以更放心,同時,我們企業辛苦創立的品牌也不容易被倣冒。”

  長沙大河西農産品物流中心、玉屏山農業科技城、源山冷鏈物流園、菁華湖都市農業科技示範區……未來兩年內,一個集農業觀光休閒、教育培訓、科技展示、品質檢測、冷藏保鮮、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研發孵化、資訊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核心區配套服務將全面到位。

  “我們的産業園總投資將超過50個億,但是園區建設了安全食品監測網路等公共配套,這種建設方向和理念跟我們高度一致,我們為此省大錢了……”湖南糧食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高崇明説。這,才是看不見的答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