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歐盟對華光伏緣何再發難

  • 發佈時間:2015-06-08 15:34:0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歐盟再次啟動了對中國光伏産品的反規避調查,本報記者從機電商會相關負責人處證實了此消息。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調查只是此前歐美反傾銷措施的延續,同時為日落復審做準備,希望中歐價格承諾能夠繼續。

  眼看著中歐光伏價格協定年底即將到期,中國光伏企業將迎來喘息之機,然而近日有媒體刊文稱,歐盟又啟動了對中國光伏産品的反規避調查。本報記者從機電商會相關負責人處也證實了此消息。

  由此引發的後果可能是:有中國企業被認定違反中歐間此前達成的“價格承諾”,並在今年年底前遭受歐盟懲罰性關稅制裁。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調查只是此前歐美反傾銷措施的延續,同時為日落復審做準備,希望中歐價格承諾能夠繼續。中國光伏企業在拓展多元化市場的基礎上,應借此加強全球化協作,提升産品檔次。

  波折不斷

  據了解,此番推動歐盟對華光伏發起“反規避立案調查”的,正是歐盟對華“雙反”的始作俑者——歐洲光伏製造商協會。其向歐委會申訴,中國光伏企業輾轉通過馬來西亞等第三地,將産品銷往歐洲以規避關稅。“這次調查主要針對的是通過馬來西亞和台灣等地出口的産品,看是否存在通過轉口貿易等規避價格承諾或關稅的現象。但根據我們與作出價格協議承諾的企業了解的情況,企業並沒有那樣操作。”機電商會法律服務部主任陳惠清告訴國際商報記者。

  事實上,近年來中歐雙邊光伏貿易紛爭不斷。2013年8月,中歐光伏貿易爭端案以價格承諾達成和解。但此後,關於中國企業違反價格承諾等的指責仍不斷。歐盟委員會在今年3月發佈的一份文件中就提議,將昱輝陽光、中盛光電及阿特斯太陽能三家中企從中歐光伏組件最低價格(MIP)中除名,認為它們的行為已違反MIP協議。

  陳惠清證實,此次反規避調查已于5月29日正式立案。“我們已將情況通知相關企業,企業有情況我們也會隨時解答。如果有企業存在相關情況,希望積極配合調查。如果不存在,我們也希望把情況説清楚。”她説。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相關負責人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此次發起反規避調查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反傾銷事件的延續。他認為,此次反規避調查有可能會導致國內光伏企業在第三國設立生産基地,有力分化中國産組件在國際市場的佔比,同時還會加速傳統出口型組件生産商更多依賴國內市場。

  積極應對

  對於此次反規避調查的影響,陳惠清表示,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的光伏産業已經走出困境並日趨成熟,相較于兩年前,應對這種貿易爭端已經有了十足的底氣。“現在影響沒有原來那麼大,因為企業的出口結構和主要市場都已改變。”“價格承諾是中歐雙方都能接受的一種貿易模式,反規避調查只是針對個別企業,影響有限。”上述光伏網相關負責人表示。

  但由於歐委會與中國光伏製造商此前達成的解決方案將在今年12月到期,歐洲光伏製造商協會表示將在到期前尋求展延,該協會提出的“到期復審”要求可能在今年9月展開。

  因此與反規避調查本身相比,業內人士似乎對價格承諾是否會延期更為關切。

  據陳惠清介紹,在中歐“價格承諾”到期前,歐委會方面將對執行情況進行復審(又被稱為“日落復審”),由此決定“價格承諾”究竟是延長還是撤銷。她表示,不排除有企業以“反規避立案調查”獲取的相關素材為藉口,促使歐委會作出延長年底到期的“價格承諾”的決定。而業界普遍認為,若已經執行了三年的“價格承諾”被繼續延期,則其將導致中國光伏産品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被進一步削弱。

  對此,上述光伏網相關負責人建議,中國組件企業必須熟悉國際貿易規則,且要在實際出口過程中加以靈活運用,充分利用歐盟實施的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的優勢,將生産工序在全球範圍內配置。同時,要關注光伏産業前沿,掌握相關專利技術、智慧財産權成果,提升自身組件産品檔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