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伏季休漁 建好“藍色糧倉”

  • 發佈時間:2015-06-08 05:46: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6月1日起,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大部分海域全面進入伏季休漁期。按相關規定,除釣具作業外的其他海洋捕撈漁船,該海域所有休漁漁船必須回港停靠,漁業輔助船與捕撈漁船同步休漁。在此前,從4月1日起,我國長江流域的幹流、重要支流及通江湖泊已全面進入禁漁期。

  海洋伏季休漁和長江禁漁期制度是目前我國最重要的兩項漁業資源保護管理制度,涉及我國管轄的四大海域和整個長江流域,覆蓋沿海11個省區市和長江流域10個省市,兩項制度每年涉及漁船16多萬艘、漁民100多萬人。

  “今年是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實施第21年、長江流域實施禁漁期制度第14年、珠江流域實施禁漁期制度第5年。”農業部漁業局局長趙興武説,目前,國際上只有我國實施了大規模、全海域、全流域的大型資源養護行動。除全國性的休漁禁漁制度外,不少地方還在湖泊、水庫、江河等重要水域規定了區域性休漁禁漁制度。

  在實施休漁禁漁制度的同時,我國實行了全國統一的海洋捕撈漁船“雙控”制度,對船數和主機功率進行總量控制;建設了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擴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規模,對已遭破壞的重要漁場、重要水生生物關鍵棲息地和生態退化相對嚴重的水域制定了修復計劃。

  增殖放流是促進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的重要方式。據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中心統計,截至5月底,山東已放流中國對蝦小規格苗種6.65億尾、海蜇苗種3468萬頭。2014年以來,各地舉辦的各類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達1600余次。數據顯示,“十二五”時期以來,全國累計投入資金近40億元,放流各類苗種1200多億尾,增殖放流活動由區域性、小規模發展到全國性、大規模的資源養護行動。

  各省漁業部門的調查顯示,增殖放流對海洋漁業提質增效明顯。江蘇省經初步測算,通過增殖放流,2014年全省漁民增收2.2億元。遼寧省在黃海北部回捕中國對蝦産量230噸,産值2280萬元,投入産出比達1:6.5。浙江省內陸水域增殖放流對魚産量的貢獻率在50%以上,近5年來增殖放流的投入産出比約為1:8,加上其他相關效益,累計增加社會總産值在20億元以上。

  伏季休漁和增殖放流的背後是漁業的可持續問題。我國水産品總量連續26年保持世界第一,水産品出口連續14年保持世界第一。與此同時,漁業發展的不可持續問題還很突出。“過去我們對漁業資源開發利用得多,保護得少,導致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捕撈漁船數量和功率總量居高不下,對資源破壞強度大的作業方式和違規網具佔有較高比重,近海捕撈量遠超可捕撈量。隨著攔河築壩、圍填海等工程建設增多,水域灘塗不斷被擠佔,水産品品質安全和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趙興武説。

  伏季休漁與增殖放流的同時,漁業部門還開展了對“絕戶網”的打擊。“絕戶網”漁網網眼直徑僅為兩釐米,會將大魚小魚一網打盡,對漁業資源造成毀滅性破壞。針對“絕戶網”等違規捕撈網具破壞漁業資源的問題,農業部發佈了海洋捕撈準用、禁用漁具目錄,並組織開展了專項行動。截至今年3月底,各地共查處各類違規涉漁船舶近3萬艘(次),清理違規漁具35萬張(頂),有效遏制了違規漁具使用和非法捕撈行為。

  近年來,國家將海洋漁業提升到戰略産業的高度。2013年,國務院就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出臺文件,明確今後將堅持生態優先、養捕結合和控制近海、拓展外海、發展遠洋的生産方針,著力加強海洋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不斷提升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