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賺市場的錢 得先鬆綁
- 發佈時間:2015-06-05 05:56:06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場化管理“破冰”
今年有兩件養老金的大事:一是機關事業單位都要建立職業年金,二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今年將有望出臺市場化運作方案。説得簡單一點,以後養老金市場化運作、按照個人賬戶投資管理是大勢所趨。
為何要進行市場化投資管理呢?先來看養老金的現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基金監督司有關負責人在第七屆富國論壇上介紹,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有三根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如果從參加人群來講,基本養老保險涉及幾類人群,包括城鎮職工、農民以及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等。第二支柱是補充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兩塊。城鎮職工是企業年金,機關事業單位是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簡單説,就是存在銀行的錢,用途不一。
除了三根支柱外,還有作為國家戰略儲備基金的全國社保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5月29日的年報顯示,2014年基金權益投資收益額1424.6億元,最終確定投資收益率為11.69%。全國社保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為8.38%,累計投資收益額5611.95億元。這部分“總預備隊”的錢主要用於彌補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金收支缺口,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
目前,真正進入市場運作的養老資金有基本養老保險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金融機構管理的企業年金三大類。儘管資金類型很多,但佔養老金“大頭”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渠道依然比較單一,收益率相對不樂觀。
投資渠道方面,目前基本養老金規模僅有3.5萬億元左右,每年大概以30%的速度在增長,但由於原有的政策規定比較單一,只能從銀行買國債,收益率與定期存款相差無幾。
無論從總量和增量上看,養老資金僅靠第一根支柱顯然不夠。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齊傳鈞介紹,目前,我國每年領取養老金待遇的企業職工有8000多萬,但其實約有2億老年人口需要養老。往後看,2025年我國60歲人口約為3億人,2035年可能達到4億人,每10年增加1億人。20年後,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60歲的老人。
齊傳鈞認為,從第一根支柱看,基本養老金的缺口的確存在,而且僅靠提高繳費率、政府補貼、延遲退休、國有股份減持等形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二根支柱也有規模太小、參與企業不多等問題。企業年金目前的規模為7700億元,僅為2013年全國GDP的1%左右,而職業年金尚未完全建立。本就不穩定的第三根支柱個人儲蓄,還要經受貨幣貶值、個人投資失敗等風險。
因此,在現有制度下,要解決“養老的錢從哪來”的問題,進行市場化投資運作不失為現實和明智之舉。
營造商業投資環境
那麼,誰來管好養老資金?目前看,三根支柱發展現狀不同,短期內擴大第一根支柱投資範圍顯然風險更大,市場化投資潛力最大的是第二根支柱。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洪磊認為,公募基金在助力養老金保值增值方面貢獻巨大。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全國社保基金最主要的委託投資資産管理人,在18家管理人中佔16席,約管理40%的全國社保基金資産。這樣的管理技能有望在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管理方面貢獻新力量。
既然在政策層面上養老金投資已幾乎沒有爭議,那麼目前投什麼?怎麼投呢?
事實上,為營造年金投資管理良好環境,管理層可謂不遺餘力。在宏觀上,加大企業年金稅收政策支援,擴大企業年金基金的投資範圍,增加了另類投資。針對年金組合數量過多、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過高等問題,專門設計了養老金産品。
從微觀上,管理層還積極鼓勵中小企業參加集合計劃。目前參加企業年金計劃有30%左右是國有企業,其餘部分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佔比較高。一旦這一集合計劃出臺,對中小企業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加入將構成利好。
此外,具體的年金管理也有較大提升空間。一位年金投資專家表示,應加強企業年金管理的標準化,通過發佈管理合同的指引,對管理合同進行規範,減少談判成本、減少各地對政策把握的不一致。
説了這麼多舉措,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推進企業年金産品的市場化,具體表現就是産品透明化、投資人考核指標量化等。“這就像買公募基金産品一樣,可以查到每個産品的歷史業績和管理人,非常透明。讓市場去決定誰的業績好,誰應該被投資者追捧。”上述年金投資專家説,從目前看,金融機構對養老金産品做得越來越成熟,委託人越來越認可,收益率、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把脈”資金性質管理
具體到養老金的投資管理,還要看細分資金性質、風險偏好、資産配置等三方面因素。比如,年金投資管理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性質就有很多差別,後者對於投資範圍的限定更嚴格,對投資收益穩定性的要求顯然更高。
從資金性質看,年金投資一般具備三個基本特性。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養老金部副總經理毛衛東説,一是長期性,簡單理解就是員工繳費的期限比較長,平均是10至20年,最長的可達30年。這樣的資金性質要求必須有長期保值和增值的回報。二是穩定性,由於在不同時期年金計劃都會有繳費,也有支出,是一種長期性的資金,因此,要保持投資收益的穩定性。三是安全性,年金也是養老資金,是職工的養命錢,一定得嚴控風險。
除了這樣的資金屬性,不少委託人的需求也有一定差異。例如,大型國企由於職工平均年齡較高,相對來講,面臨著每年退休和待遇支付,風險偏好較低。而部分年輕行業,比如證券、基金行業,年輕人多,風險偏好較高。
目前看,企業年金可做的資産配置類型主要包括價格波動類資産和穩定類資産兩大類。前者按照市場價值的波動來估值和計算,主要包括股票、信用債和可轉債等。穩定類資産包括信託、存款、債權計劃、待定資産管理計劃等。
“10年前,假設説有50萬元資金,放在銀行儲蓄,或者在上海買一個內環房子付首付款。10年後再看這筆錢的投資收益,這就是資産配置的差異。”富國基金公司養老金投資部總經理黃興認為,從我國過去10年的數據看,股票投資的收益率高於債券收益率。但分年度看,市場的輪動使得大類資産收益産生差距。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股票投資收益較好,而2008年股指跌了70%以上。
因此,在資産配置中,對風險偏好低的企業年金而言,應多關注保守類、穩定類、防禦類資産;反之,可以適當增加權益類、可轉債等資産的配置。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是可轉債,其股債雙重屬性決定了“退可守、進可攻”的特點,即與股價上行基本同向,而下跌時不會“坐滑梯”。
面對未來養老金市場化投資的“藍海”,已經取得不小成績的管理人並非沒有擔心。黃興表示,目前看,企業年金幾乎沒有對衝工具,允許投資管理人使用對衝工具的很少。在此種情況下,又要獲得正回報,很多時候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大熊市”時,對投資管理人是個考驗。
這就像買公募基金産品一樣,可以查到每個産品的歷史業績和管理人,非常透明。讓市場去決定誰的業績好,誰應該被投資者追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