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奇點冠軍 為何沒錢申請專利

  • 發佈時間:2015-06-05 04:29:46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唐 燁

  百度發起的奇點大學中國區學員選拔賽決賽落幕,來自民企星谷實驗室的哈工大博士生陳拯民,憑藉電機項目的創新奪得冠軍,獲得唯一一個前往美國矽谷百度研發中心深造的機會。在那裏,他可以繼續完成自己的項目研發。

  據評審專家説,陳拯民的電機項目在民營中小科技企業創新中算是水準非常高的。其技術一旦被應用,至少可為電機企業節約10%的成本。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好項目,卻因為投資跟不上,研發一度陷入幾乎停滯的窘境。在比賽現場,陳拯民感慨道:“電機項目幾乎耗儘自己的財力,連技術專利申請的錢都湊不出了。”

  陳拯民的遭遇,從某個局部折射出我國當前創新體制機制的一些問題。電機是個相對基礎、需要很大投入、回報又比較慢的技術領域,而社會風險投資現在更偏愛短期就能帶來巨大經濟收益的項目,因此,陳拯民研發了兩年多也沒有得到風投的青睞。按理説,公共財政資金應該更多傾向於基礎研究領域。但多年來財政資金投放由專家評審制度決定,即由專家來評定項目是否要進行財政資金投放、投放多少錢。這種制度重點在立項,對於後期項目進展如何、是否實現産業化等卻沒有跟蹤。這就造成一些企業和機構為了拿到資金,拼命拉關係搞定專家,而像陳拯民這樣的草根並沒有這樣的渠道,因此“另一扇門”也關上了。

  上海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民營中小科技企業是最基層、最活躍、最貼近市場的科技創新主體,要讓他們能參與進來、有機會把創新成果進行産業化,必須要破除這些制約他們的體制機制。

  上海日前發佈了《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在鼓勵民營企業創新方面有了很多體制機制的重大突破,在全國已屬先行先試。下一步,應該在科技項目管理上進一步“做文章”,比如可以成立第三方評估機構,實現科技創新的社會化運作,形成具有客觀公正、市場化運作的科研成果評估中心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