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住”在德國:讓節能建築成為環保先鋒

  • 發佈時間:2015-06-04 14:24: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郭洋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柏林6月3日電(記者郭洋)柏林動物園附近,一棟現代的二層小樓甚為惹眼,這是一棟可以能源自給自足,甚至能源生産大於需求的節能建築。

  小樓正門朝東,門前有供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停車位,也有可為電動汽車或自行車充電的接線插口。房屋居住面積130平方米,東西兩面為全玻璃設計,樓頂和南墻覆蓋太陽能板,可為房屋和電動車提供電力。

  不僅供電依靠可再生能源,整棟房屋建造時就全部使用可回收材料,裝修所選傢具也絕大部分可回收。此外,明暗可調的LED照明以及高效節能的家用電器無疑給居家生活再添一份“綠”意。

  這棟小樓的節能能力還遠不止這些。房屋供暖採用熱泵系統,熱水不僅可供洗澡,還可用於地暖;機械通風設備保證室內空氣清新的同時,還可回收要排入空氣中的熱量;為減少熱損失,房屋玻璃均選用三層中空玻璃,房屋頂部、底部以及外墻的保溫材料也讓熱量難以散失……

  按照設計,整棟房屋就是一座小型發電站,不僅可滿足一般的生活用電,還能為電動汽車或電池充電,電力多餘時可賣給電網。

  什麼人會住在這樣“拉風”的房子裏?原來,這是德國政府資助的“正能源房”示範項目。感興趣的家庭可以申請到樓中試住一年,目前已有兩個4口之家先後住進了這座2011年建成的花園別墅。沒人居住期間,房屋則對外開放,供市民參觀。

  所謂正能源房,是指每年一次能源需求和終端能源需求均為負值的建築,但其使用的技術卻並不固定。德國政府鼓勵研究人員嘗試不同技術來建造正能源房。現如今,德國已建成35座正能源房。除了這35座新建築外,研究人員還在南部的新烏爾姆市開展了一個老房改建項目,目標是將一座上世紀30年代的公寓樓改建成一座正能源房。

  德國研究節能型建築已有30餘年,從太陽能房、低能耗房,到被動房、零能耗房,再到如今能源供給大於需求的正能源房,德國人已讓建築從原來的能源消耗者變為能源生産者。

  隨著技術逐漸成熟,德國新建房屋的節能標準也不斷提高。儘管如此,很多老房子仍是耗能大戶。德國有約1800萬座住宅建築,75%在1977年底出臺首個建築節能保溫管理條例前建成。這些建築很多還沒有經過節能改造,節能潛力巨大。一些老建築經過改造後,能源消耗可減少80%。

  為了更好地提高建築能效,德國政府主要從三個方面採取措施。

  首先是靠法律法規,德國出臺《節能條例》《可再生能源供暖法》等法律法規,為建築節能提供良好的法律框架。例如,《節能條例》就新建建築的節能標准予以具體規定,還要求業主在出售或出租不動産時出示房屋的能源認證證書。

  其次是靠政府激勵。為推進建築節能,德國聯邦和地方政府均會出臺相應資助政策。聯邦政府推出的“二氧化碳—建築節能改造項目”以低息貸款、政府補貼等形式大力資助節能建築興建和舊建築節能改造,現每年投入資金18億歐元。

  最後是靠市場工具。例如,通過示範項目加大對建築節能的宣傳,讓民眾清楚,節能房屋不僅有益環保,實際上也能為他們節省大量的電費和取暖費。

  德國在建築節能方面可謂下了大力氣,畢竟暖氣、熱水供應及照明佔到德國終端能源消費的40%。德國的目標是借助提高建築能效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在2050年前將建築對一次能源的需求較2008年減少80%。這在節能環保的同時,也將有助德國擺脫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儘早實現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導能源的“能源轉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