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隴電入湘,湖南將不再愁煤發電

  • 發佈時間:2015-06-04 02:36:11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沙晚報記者 張懷中

  通訊員 李萍 侯建明 梁艷

  “世界最長電力高速公路”直通湘潭,把資源缺乏的湖南,與新能源發電大省甘肅,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昨日,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開建,預計全線于2017年6月建成投運,每年可為湖南輸送400億千瓦時電量。

  在長時間的等待之後,首條為湖南供電的特高壓線路,今年5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如今隨著這一項目的全面開建,它給湖南帶來的變化是多樣的,它將有效緩解全省中長期電力供需矛盾,滿足經濟及用電負荷快速增長需要;它將支撐國家能源消耗強度降低目標實現,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改善湖南大氣環境品質……

  隴電入湘

  甘肅是電力富餘省份

  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

  通過特高壓電力線路輸電入湘,比用火車不遠千里從內蒙古、山西、陜西運煤回湘發電更划算,更加環保。

  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中間不落點,它從酒泉直通湘潭,點對點、大功率、遠距離直接將電力送往湖南。然後,通過在湘潭新建的一座換流站,將電力輸送到全省。

  為什麼是隴電入湘?因為甘肅是電力富餘省份,酒泉地區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是國家確定的大型風電基地之一。至2014年底,甘肅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008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17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佔本地總裝機容量的比例達到36%,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酒泉地處新疆煤炭外運主通道的第一站,又臨近蒙古國那林蘇海特煤田,具有建設路口煤電的區位優勢。

  目前,酒泉地區有超過800萬千瓦火電、560萬千瓦風電和500萬千瓦光伏電站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具備建設大型能源基地的條件,在輸送風電等新能源的基礎上,配套適當規模的火電,實現風光火聯合外送,可以保障直流運作穩定,提高輸電效率。

  助力湖南

  可滿足未來十年湖南用電增長需求

  酒泉至湖南輸電工程預計2017年建成投運,每年可為湖南輸送400億千瓦時電量,可滿足湖南1/4強的用電需求。

  湖南是一個缺煤少油的省份,每到盛夏和寒冬,當電力負荷直線上升之時,湖南多方調煤保電,在全國各地到處找煤!而從遙遠的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經水路、鐵路、公路運煤發電,不僅造成運力緊張、社會資源浪費,還導致二次污染,發電成本增加,煤電供需緊張。

  而隨著特高壓電力線路輸電入湘,這種情況將出現改變。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建設部特高壓處處長曹剛強介紹,這一工程投運後,在正常情況下,可保基本滿足未來十年湖南用電增長的需要。

  同時,隨著特高壓電網的完善和互聯互通,華中地區的電力供需矛盾也將得到緩解。

  建設特高壓工程、大規模接納區外電力,是解決華中地區電力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徑。湖南電網水電比例較高,季節性豐余枯缺明顯,適當接受區外火電及新能源電源,可以實現水風火互濟。

  此外,特高壓電網投資大,具有産業鏈長、帶動力強、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等優勢,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將發揮十分關鍵的拉動作用。根據投資估算,建設酒泉——湖南工程,將增加輸變電裝備製造業産值118億元,直接帶動電源投資約655億元,可增加就業崗位1.8萬個,每年拉動GDP增長84億元,增加稅收16億元,將有力拉動內需和經濟增長,有利於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挑戰,並帶動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

  改善環境

  每年可減少燃煤運輸1800萬噸,減排煙塵1.5萬噸

  酒泉至湖南輸電工程的建設,將有效推動湖南大氣污染防治。近年來,我國東中部地區霧霾問題嚴重。2013年9月,國家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通過逐步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等措施替代燃煤,實現燃煤消費總量負增長。

  建設酒泉——湖南輸電工程,將西部風電、煤電、光伏電力送至湖南,每年可新增送電約400億千瓦時,減少燃煤運輸1800萬噸,減排煙塵1.5萬噸、二氧化硫8.8萬噸、氮氧化物8.0萬噸、二氧化碳2960萬噸,將有效促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的實現。

  未來規劃

  今年還有望建設蒙西至長沙特高壓線路

  在酒泉至湖南輸電工程之後,湖南最快在今年還將建設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蒙西——長沙——湘南工程。其中,在湖南境內建設長沙變電站。

  未來,湖南的特高壓電網還將與江西等相鄰省份實現互聯互通。酒泉——湖南輸電線路將全面採用我國自主開發的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和裝備,它的開工,標誌著我國特高壓電網進入全面提速、大規模建設的新階段。

  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二直”特高壓工程,在運在建特高壓輸電線路長度超過2.1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超過2.1億千伏安(千瓦),累計送電超過3300億千瓦時。

  依託大電網發展新能源,國家電網新能源並網裝機已突破1.3億千瓦,成為世界風電並網規模最大、太陽能發電增長最快的電網。特高壓在大範圍優化能源配置,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經濟、清潔、高效發展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隨著後續“五交八直”特高壓工程的加快推進,新增特高壓電網投資將達到4500億元,加上各級電網共投資1.5萬億元,帶動電源和相關産業投資1.7萬億元,可年均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以上,同時還能消化鋼鐵、水泥等過剩産能,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巨大。

  酒泉——湖南輸電工程預計2017年建成投運

  ●每年可為湖南輸送400億千瓦時電量

  ●可滿足湖南1/4強的用電需求

  ●將增加輸變電裝備製造業産值118億元

  ●直接帶動電源投資約655億元

  ●可增加就業崗位1.8萬個

  ●每年拉動GDP增長84億元

  ●每年增加稅收16億元

  每年可減少燃煤運輸1800萬噸

  每年減排煙塵1.5萬噸

  每年減排二氧化硫8.8萬噸

  每年減排氮氧化物8.0萬噸

  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960萬噸

  名詞解釋

  特高壓

  特高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少佔地的綜合優勢,可以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地配置能源,是實現能源資源集約開發、促進清潔能源發展、有效解決霧霾問題的重要載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