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超40家房企謀求轉型 13家切入醫療健康産業

  • 發佈時間:2015-06-03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超40家房企謀求轉型 13家切入醫療健康産業

  導讀

  日前,申銀萬國[微網志]證券發佈研究報告顯示,目前142家房企中有41家房企已經或正在轉型,其中涉及醫療(含養老)方面的企業數目最多,達到13家。

  本報記者 朱萍 北京報道

  6月1日晚間,南京高科(600064.SH)發佈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5億參投健康産業並購基金,希望此舉能助力其拓展大健康領域相關業務,加快推進産業戰略轉型。

  作為房地産行業企業涉及健康産業,南京高科並非首例。日前,申銀萬國證券發佈研究報告顯示,目前142家房企中有41家房企已經或正在轉型,其中涉及醫療(含養老)方面的企業數目最多,達到13家。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醫療行業由於毛利率高、現金流充沛等諸多優勢,正成為不少房企轉型探索的新領域。不過,在北京鼎臣醫藥諮詢負責人史立臣看來,相比住宅開發而言,醫療行業投資依舊屬於投資重、回收慢的項目,開發商本身缺乏醫院管理經驗,在醫務資源上缺乏儲備,如何有效切入是後期成功的關鍵。

  南京高科參投健康産業

  南京高科擬以自有資金5億元與達孜縣中鈺健康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中鈺創投”)共同發起設立“中鈺高科健康産業並購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一期” (簡稱“中鈺高科並購基金”)。南京高科希望借此助力公司拓展大健康領域相關業務,加快推進産業戰略轉型。

  其中,中鈺高科並購基金認繳出資總額為70,000萬元:其中,中鈺創投認繳出資200萬元,擔任基金的唯一普通合夥人(GP)與執行事務合夥人;公司認繳出資額為人民幣50,000萬元,為基金的有限合夥人之一;其他有限合夥人認繳出資額為人民幣19,800萬元,由中鈺創投負責募集。

  近年來,南京高科一直在主業房地産之外不斷尋求新的業務發展方向,擬推動其業務轉型,而醫藥業務是其轉型擬重點發展的業務之一。

  南京高科表示,此次聯合醫藥行業專業程度高、資源豐富的股權投資機構設立並購基金,能夠較好地降低公司直接並購産生的資訊不對稱風險,擴大並購項目來源,為公司儲備潛在並購標的,並通過並購基金孵化和培育的方式降低後續營運整合風險,有助於公司拓展大健康領域相關業務,加快推進産業戰略轉型。

  據介紹,中鈺高科並購基金普通合夥人(GP)與執行事務合夥人為中鈺創投,中鈺創投委託中鈺康健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鈺康健”)擔任中鈺高科並購基金的管理人。根據公告提供的未經審計數據,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鈺創投資産總額為1,026,776.82元,凈資産為1,024,262.82元;2014年實現凈利潤8,824.35元。

  據悉,並購基金成立後,將通過對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具有良好增長潛力及戰略價值的目標企業進行並購,為公司向大健康業務轉型儲備優質整合標的。此次並購基金的投資範圍限于符合公司經營戰略的,擁有適用於兒科、呼吸科、消化科、心腦血管科、腫瘤科、骨科及婦科等藥品的醫藥製造企業。

  按照此前披露的經營計劃,南京高科將加大對醫藥業務的投入力度,通過市場化等多種方式尋求有發展潛力的並購標的,提升醫藥業務利潤貢獻度,夯實發展後勁。條件成熟時,推動該塊業務通過資本市場實現更大發展。

  此次設立並購基金的合作方中鈺創投、中鈺康健專注于醫藥醫療等大健康領域的並購、股權債權投資、融資、顧問業務。核心成員禹勃、馬賢明等人曾在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要職,其中,禹勃曾任昆吾九鼎醫藥醫療基金總裁,是九鼎醫藥投資板塊核心管理層。

  房企轉型健康産業

  事實上,作為房地産行業企業涉及健康産業,南京高科並非首例。

  不久前,申銀萬國證券發佈的《地産白銀時代:跨界轉型方興未艾-房地産行業跨界轉型系列研究之一》顯示,142家房企,41家房企已經或正在轉型,主要涉及醫療(含養老)、網際網路、能源、金融、軍工、材料、影視傳媒、環保八大方向,其中涉及醫療(含養老)方面的企業數目最多,達到13家。

  如此前華業地産(600240.SH)公告稱,擬購捷爾醫療100%股權,交易完成後公司將在開展原主營業務的同時,新增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業務,切實推行多元化經營戰略。

  而宜華地産(000150.SZ)則是全面轉型健康産業。去年7月,宜華健康斥資7.2億元收購廣東眾安康後勤集團有限公司全部股權,首次涉足醫療服務産業。四個月後,宜華地産再度出手,以1.2億元收購深圳友德醫科技有限公司20%股權,後者為國內首個網路醫院廣東網路醫院提供技術平臺。並且,于2015年2月9日,“宜華地産”變更為“宜華健康”,明確並把健康醫療服務作為未來主要業務發展方向。

  之所以房地産行業會積極向健康領域謀求轉型,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因為房地産行業“躺著就把錢賺了”的時代結束了,並且其利潤空間已被逐步壓縮。

  數據顯示,2004-2014年龍頭房企凈利潤年複合增速為37.3%,2010年後明顯放緩,2014年進一步放緩至平均15%左右的水準,與此同時,中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在2013年達到13億平方米的歷史峰值,在2014年底的商品房庫存面積則達到60億平方米的歷史高位,顯示隨著住宅開發業務達到頂峰,房地産行業面臨長期拐點到來以及凈利潤下滑的壓力。

  在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看來,國家明確提出“健康服務業”的概念,背後是對後續新興産業的一個具體規劃。對於房企來説,在尋找新興領域方面,也會格外重視此領域,因為這背後可能預示著各類優惠政策的出臺。

  海通證券發佈的《房地産服務産業鏈系列報告-醫療地産》顯示,相對於其他企業進入醫療領域而言,開發商介入醫院等産業具備一定優勢,主要表現在:醫療或醫院等項目前期投入大,需要較強資金運作和雄厚資金實力,房地産資金實力相對雄厚;大型房地産企業本身可以將醫療等資源與住宅社區結合,實現雙贏。

  不過,在史立臣看來,房企轉型進行多元化經營,是為了規避單一的産業風險,但相比住宅開發而言,醫療行業投資依舊屬於重投資、慢回收項目,且項目初期收益並不穩定。開發商本身缺乏醫院管理經驗,在醫務資源上缺乏儲備,如何有效切入是後期成功的關鍵。目前看,市場更多行為是直接購買現有成熟資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