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圖文:從“村村通”到“村村變”

  • 發佈時間:2015-06-02 16:32:34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圖為:洪湖市萬全鎮12個村成功實現“村村通客車”。

  文/圖 記者 趙峰 通訊員 石斌 高斌

  2013年,我省鏖戰10載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又將“村村通客車”列為“一號工程”,並將其納入到“三萬活動”主題內容。僅僅5個月,我省“村村通客車”覆蓋率達到95%,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民群眾便捷出行的迫切需要,更帶動了農村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路通了,車來了,村變了——從“村村通”到“村村變”,這背後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述。

  水陸接駁 庫區村民不再“與世隔絕”

  “鐺鐺鐺——”昨日,伴隨著渡船的馬達聲,宜昌當陽市淯溪鎮廖家埡村四組村民余光銀瞇著眼地向對岸望去,小孫子正等著爺爺的到來。

  廖家埡村位於當陽市最北部,被漳河水庫三麵包圍,以往去一趟市區要繞行30多公里。“有時候一年也去不了一趟市區,主要是太麻煩了。摩托車轉汽車,汽車再轉汽車,光路上的時間就要折騰三四個小時。”余光銀説。

  今年初,我省啟動第六輪“三萬”活動,如何讓地理條件特殊的廖家埡村通客車,被擺上當陽市委、市政府的議事日程。“當時我們準備了兩套方案,大家爭得面紅耳赤。”當陽市交通局局長楊興仲介紹,一是提升改造廖家埡至荊門市東寶區馬河鎮的縣道,讓村民出門有車坐即可,投資少、工程量小;二是水陸接駁,為這個庫區山村修路、造船,直通當陽市區,顯然投資高、難度大。

  幾經調研,當陽市選擇了後者,並確定“必須通、長期通”的目標。3月下旬,一條“班車-輪渡-班車”的客運班線接入廖家埡村,這個庫區山村終於不再與世隔絕。“為了保證開通,我們向省裏爭取了1300多萬元資金。”楊興中説,目前從當陽縣城到月潭河渡口的26公里路面正在改造升級,同時為了保證客車的安全開行,交通局還爭取了110萬元專款改造駁船。預計4個月後,從廖家埡開往城區的客車,可以直接通過駁船過渡,村民將不再需要換乘。“上船了,大家跟緊點,不要走散了。”記者在廖家埡村採訪時,正趕上該村女同志去鎮上進行婦檢。村民王清秀高興地説:“方便,便宜。看病、購物都方便多了,以後還能去鎮上,買點山裏吃不上的‘稀罕菜’了。”

  【畫外音】採訪中,記者看到,全省很多地市都已完成村組道路的安全改造,舒適的客車正在逐步代替摩的、黑的。如今,“統一著裝”的農村客車,行駛在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停靠在醒目亮麗的候車亭,搭載著攜帶大包小包的鄉親們,在縣城、鄉鎮和村莊之間往來穿梭,成為了一道道蜿蜒在美麗鄉村的流動風景線。

  客車入村“泥腿子”變身“大老闆”

  在遠安縣洋坪鎮蔡家溝村,張治國堪稱名人——過去窮得叮噹響,如今搖身一變,成了農家樂老闆。

  過去有多窮?為了省錢,他每半年才去理一次發;靠縣國稅局定點幫扶收購其景觀樹,解決溫飽。“過去來拉一車景觀樹,要把貨車開到山腳下,換乘微面到半山腰,再步行半個小時才能到他家,最終一盆一盆地運到山腳下的貨車裏。一忙就是一整天,累得不成人樣。”縣國稅局工作人員説。

  現在呢?一條通村公路從他家門口經過,越來越多的外地人發現這裡竟是一處世外桃源——青山綠水、空氣清新。老張靈機一動,利用自家房屋辦起了農家樂,所有食材全是自家餵養或種植,每逢節假日顧客盈門。“我們老兩口忙不贏了,準備把常年外出打工的兒子喊回來。”老張説。

  和老張一樣嘗到“村村通客車”甜頭的還有同村的段玉梅。“路通了,車來了,今年我家還準備把養雞規模擴大到上千隻。”段玉梅拿出自己的筆電,上面密密麻麻記著賬,還有她今年的養殖計劃。段玉梅説,今年通村公路加寬了,最近還通了客車,她琢磨著要擴大養殖規模,除了養雞還要養香菇。

  客車入村前後農民生活的改變,折射出山村里正悄然發生的大變化,蔡家溝村主任李炎鑫説:“村裏通了客車,村民發展生産的信心更足了,村裏計劃進一步擴大石榴園、茶園的種植規模,發展農莊經濟,壯大村級經濟,讓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來。”

  【畫外音】在宜昌,“村村通客車”帶動“村村通快遞”,山區土特産已經實現兩天內直達北上廣;在紅安,“村村通客車”帶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點快速發展,提供就業崗位超過5萬個,農民每人平均增收超過3000元;在襄陽市襄州區,“村村通客車”縮短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前往東南沿海地區務工人員明顯回潮,就近創業人員越來越多。

  機制完善 方能留得住管長久

  “車是通了,但能不能長久,我們還是有些擔心。”雖然客車通到了村頭,但還是有不少村民內心打鼓。“村子裏的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兒童,客車坐一趟2塊錢,一天也拉不了幾個人,跑一趟還不夠油錢。”不僅村民擔心,運輸企業也心裏犯嘀咕。

  老河口市順通運業公司總經理田維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輛車司機的工資、乘客安全險和油錢一月的成本為9000元左右,而每車平均月收入為3000元左右,一輛車一個月就虧損近6000元。“即便算上國家的燃油補貼,測算下來運營仍是虧損。”

  怎麼辦?公用事業的虧損,不能轉嫁到企業頭上。“村村通客車成敗的關鍵是資金和建立運管長效機制。”省交通廳廳長尤習貴説,今年全省共籌措引導資金27.5億元用於村村通客車工程。其中,省級財政籌措3億元,省直有關部門從正在實施的涉農項目資金中整合籌措24.5億元。而這24.5億元中,省交通廳籌措10億元,省農業、國土、水利、住建、環保、林業、人社等省直部門共計籌措14.5億元,每個工作組籌資10萬元以上。

  “在市場條件下,要實現‘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管長遠’的目標,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通村客運市場化經營機制,推動城鎮客班線與通村客班線無縫對接,採取長線配合短線、熱線配合冷線的搭配方式,提升運營企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通各種農村客運補貼度,用制度準繩為通村客車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尤習貴如是説。【畫外音】在採訪中,記者發現,通過財政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彌補企業虧損,這已經是全省各級政府的共識。老河口市交通局局長王山宏介紹,老河口引入PPP模式,政府和企業簽訂合同,政府建立農村客運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年初、年中分別給企業預撥40萬元,用於客運企業正常運轉;年底按照標準對企業進行考核,確定回報率,最終達到政府和民間資本共同購買社會公共服務。“政府補貼先讓企業吃上定心丸,而企業通過提高服務,吸引客源掙利潤。同時要培育好市場,讓客車成為老百姓出行的首選。”王山宏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