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評論:美國把南海問題帶入"安全困境"

  • 發佈時間:2015-06-02 09: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楊子岩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新聞週刊》網站的一篇文章已經非常自信地把日前南海局勢定性為“新冷戰”:軍演、軍售、就主權爭議進行的口水戰,所有這一切都是標準的冷戰作為。

  這並不符合事實。“冷戰”往往意味著雙方對抗。目前局勢應該準確定性為美國單方面的挑釁,中國方面只是被迫回應而已。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5月27日在去往“香格里拉對話會”的路上就對中國發表了強硬言論,宣稱中國在南海擴建島礁將促地區國家與美以新的方式“團結起來”。

  而在5月中旬,美國防部就披露,它正在考慮派偵察機和軍艦進入距南沙群島12海裏的的區域內,作為讓北京後退的一個信號。

  卡特的言論“選擇性”避開了個別國家在有爭議海域進行的鑽探和擴建活動,而無視中國在南海主權和相關權利方面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美國防部披露的內容也顯然有悖國際法的內容。

  馬來西亞的報紙對美國的介入非常擔憂:“在一個如此劍拔弩張、情勢複雜多變的局勢下……美國一旦以高姿態強勢插手南海爭端,對和平解決南海問題不但沒有助益,反而可能使得局勢更加失控。”

  政治學家喜歡用“安全困境”這個概念,指一個國家為了自身安全而採取行動,但它在這樣做時會損害另一個國家或另外幾個國家的安全,而當那些國家也採取措施維護它們被損害的安全利益時,它們採取的措施又反過來危及第一個採取行動的國家,結果就出現了一個不斷加深的互不信任的漩渦。

  美國顯然把南海問題帶入了“安全困境”。美國頭號知華派學者蘭普頓在3月的一次演講中,對中美關係表達了到達臨界點的悲觀論調,因為美國政策精英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傾向於把中國看成是美國在全球主導權的一個威脅。

  為了應對這個潛在威脅,美國升級了美日安保同盟,並不斷離間東盟國家與中國對抗。

  來自英國《衛報》的評論稱,“衝突本質上並非因為中國崛起本身,而是因為美國堅持維持其在中國鄰國中的軍事和經濟霸權。”美國“國家利益”網站5月27日的一篇文章也稱,華盛頓應當承認東亞霸權並非美國安全所必需。實際上,企圖維持這種霸權正是不穩定的源頭。

  目前南海地區陷入的“安全困境”並非無解。避免走向碰撞的關鍵點是美國,前提是美國應該尋求簡單的方案:放棄帝國。

  在過去,對帝國主導地位的追求伴隨著巨大的經濟利益,但現在已經時過境遷。“在發達國家面臨的‘安全威脅較少,而共同利益很多的’情況下,主導地位並不會帶來像以往那樣多的戰略或經濟利益。”(楊子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