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勒比媒體:改善對華關係,加勒比應趁熱打鐵

  • 發佈時間:2015-06-01 10:16: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牙買加《觀察家報》5月31日文章,原題:與中國接觸:趁熱打鐵 中國承諾向南美國家投資數百億美元,但那些擔心中國在美國後院擴大影響力的西方分析家對此表示懷疑。他們引用巴西-中國企業家委員會的一項研究稱,從2007年到2012年,中國承諾的投資只有大約1/3落實。對於該項研究,固然沒有理由懷疑,但同樣也沒有理由認為投資不落實只能怪中國。巴西吸收投資無能或許也有關係。再比如,在幾個加勒比國家,中國提出的項目要麼被忽視,要麼東道國缺少落實的能力。

  雖然西方懷疑,但中國的資金是重要的。如果加勒比國家想克服2008年金融危機的長期影響,也可以在多個領域吸引中國投資。但要這麼做,必須改善中加關係。

  可以肯定的是,加勒比國家與中國的關係表現出後者享有龐大的貿易順差。中國政府似乎也認識到該問題,所以將2012年貿易順差作為對加勒比地區的貸款。但是,中國與加勒比國家的關係不應基於這種臨時性安排,也不能依靠中國願意提供什麼。

  理想的情況下,應該遊説中國單方面放寬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向加勒比共同體的14個獨立成員國開放市場,這樣就使本地區有機會縮小貿易逆差。中國也應擴大投資,幫助加勒比地區發展急需的基礎設施,促進農業、金融服務、旅遊、海運和製造業等領域的發展。

  當然,加勒比共同體國家與中國的關係不同。其中5個國家與台灣保持“外交”關係,這阻礙了加勒比共同體與中國發展一種長期制度化的援助、貿易和投資關係。結果是其他9個加勒比共同體國家,不得不單獨與中國打交道,因而處於劣勢。

  中國顯然希望將龐大的外匯儲備投資於世界各地,加勒比地區若要從中獲利,就必須以集體方式與中國政府打交道。5個加勒比共同體國家現在還受益於與台灣的關係,他們不願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們應支援其他9個成員國,趁熱打鐵與中國拉近關係。▲(作者克裏斯托弗·伯恩斯,汪析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