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暴跌風雨難遮陽光

  • 發佈時間:2015-06-01 06:33:13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蔣衛陽

  歷史總是有驚人相似的一幕:正當A股牛蹄奮力前行,滬指5000點整數關口指日可待之時,上週四(5月28日),上證綜指卻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暴跌320多點,跌幅為6.5%;與此同時,深市包括創業板在內,也一路下瀉……緣於時間節點上的巧合,這很自然地讓人回想起8年前那驚人的一幕:

  2007年5月30日淩晨,一條足以讓A股市場風雲巨變的消息,忽然出現在門戶網站上: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當天早晨開盤,滬指大幅跳空近250點開盤,數百隻股票開盤即跌停,有的股票甚至此後連續幾天被封住跌停板……

  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8年前那場暴跌,讓不少人領教了股市政策變化的威力,也正因為這樣,多年來,對於監管層的一舉一動,都成為股市風吹草動的理由。對於今年5月28日這場暴跌,許多股民抱著同樣的心理,也想聽聽證監會發言人的説法。不料,在上週五的例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所談及的話題涉及的只是英國指數公司富時集團(FTSE)宣佈啟動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基準的過渡計劃,以及北京市打擊非法私募活動專項整治行動,而對於上週四A股市場的暴跌卻沒有相關的表示。一些股民因以往那種探尋“政策走向”的心理沒有得到滿足,而有點失望。

  其實,如果聯繫此前證監會發言人多次談話的內容,我們便不難發現,隨著對證券市場地位和作用認識的深化,監管層的監管思路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如果説8年前一夜之間突然提高印花稅,是帶著一種較強干預色彩的調控,那麼現在對證券市場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卻日趨市場化,“讓市場的歸市場”,這何嘗不是現代治理理念在證券市場上的體現?

  一個多月前,筆者在這個欄目中曾寫過一篇《“政策市”成見得改改了》,提醒人們注意監管層的這種變化,現在看來,循著這種思路,還是可以悟出一些啟示的。

  如4月17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從七方面規範融資融券業務;中國證券業協會等四機構也在當天發佈通知,支援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融券交易,擴大融券券源。市場將此解讀為,擴大融券交易助長利空,這是監管層給當前火熱的股市降溫。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第二天晚立即進行緊急澄清,説四機構通知的目的是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平衡發展,不是所謂的鼓勵賣空,更非打壓股市。

  但證監會發言人同時也提醒,不少新投資者只看到炒股賺錢的可能,忽視了炒股賠錢的風險,對股市漲跌缺乏經驗和感受,對股市風險缺少足夠的認識和警惕。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近期,證監會發言人在表示“投資者踴躍入市,説明大家對中國證券市場充滿信心,希望通過投資股市分享改革創新和經濟增長的成果”的同時,多次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與此同時,包括本報在內的主流媒體,也曾提醒牛市也要防風險。

  一些股民在欣喜于自身財富暴漲的同時,有沒有想到過之前監管層善意的提醒呢?

  相比8年前夜半出政策,5月28日這次暴跌,更大程度上是由於獲利盤回吐、新股發行在即、匯金減持銀行股傳聞和券商收緊融資杠桿等市場因素,這也是市場運作邏輯所致。

  從這個意義上説,歷史雖然有驚人相似的一幕,但歷史不會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呈螺旋式發展之勢。相形之下,部分投資者特別是一些新股民,仍然在重復著跟風炒作、追漲殺跌的舊習慣。這反過來説明,目前國內投資者隊伍以“散戶為主”的結構失衡問題仍有待於解決。

  放眼海外,美國在經歷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股市崩盤之後,不少個人投資者痛定思痛;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證券市場上90%左右是機構投資者。相形之下,美國證券市場相對成熟而平穩,並呈現“熊短牛長”的格局,其經驗值得借鑒。

  股市暴跌帶走了部分財富,卻也帶來了值得珍視的教訓。我們沒有理由為一時的暴跌而氣餒,更沒有理由恐慌,陽光總在風雨後。

  中國證券市場正在以難以阻擋的步伐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有統計顯示,若按照2008年5月末的流通市值數據計算,短短七年A股體量增長了5倍多,滬深兩市日成交總量也屢次改寫“世界紀錄”。就在上證綜指暴跌後一天,美國全球新興市場證券基金研究公司2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股權基金過去一週內吸納超過40億美元海外資金,相當於2008年第二季度峰值的兩倍多。

  一些海外分析師認為,A股將在今後數月內反彈。對此,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