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區化母嬰市場大有可為

  • 發佈時間:2015-06-01 05:46: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眼下,微信社交普及,朋友圈紅火繁榮。話説,這朋友圈也是分“幫派”的,譬如“雞湯”派、曬照派、購物派,等等。還有一個派系很難用具體行為界定,可稱之為“辣媽派”。她們樂於分享育兒美文、秀秀萌寶照片、貼出“海淘”清單,或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瞭我國母嬰市場的火熱程度。

  有什麼樣的消費群體,就會産生什麼樣的市場。“辣媽派”多為80後甚至90後,她們與網際網路一起成長,習慣了利用網路滿足購物需求,又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接受的資訊也是全球化的,傾向於購買進口商品。一大波電商平臺開始涉足母嬰用品,大都做起了跨境業務;機構投資者和大眾投資者也對這個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然而,媽媽和孩子的錢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好賺。由於産品同質化嚴重、品牌建設匱乏、全球購買競爭激烈等原因,我國的母嬰市場網站目前還停留在拼低價的階段,即便少數名氣較大的也是只賺吆喝不賺錢。比如,2003年成立的“紅孩子”曾經坐到了國內細分市場的頭把交椅,後來卻因遭遇巨大的經營危機而淡出了資本圈與競爭對手的視線,最終於2012年被蘇寧方面全資收購。

  “紅孩子”的失敗,除了與整體大環境有關,團隊動蕩等內部因素也脫不了干系。因此,不能將其作為否定母嬰市場電商化趨勢的依據,而是要努力挖潛,找到突破市場困局的道路。就目前情況而言,“移動端+社區化”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強化移動端佈局,由此形成情感黏性。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移動端獲取各類新聞與産品資訊。對於新一代的媽媽們來説,她們更喜歡把握住碎片化的時間,利用APP實現消費。《2014年度中國母嬰人群消費行為研究報告》的一組數字驗證了這一變化:通過手機網路獲取母嬰類産品與品牌資訊的比例高達70.94%,而傳統網路與電視佔比分別為18.29%與8.63%。

  與PC端的搜索型購物不同,移動端更適合以一種主動的形式將商品推介給消費者。換句話説,當辣媽們點開某電商手機平臺時,希望可以直接看到所需商品品類中綜合評價最高的那一個,然後迅速下單,完成交易。這需要電商們運用大數據做好專題集納,對消費者施加深度影響。同時,也要瞄準受眾面更加廣闊的中低端市場,將通過智慧手機接近電商的、身處鄉鎮的年輕媽媽們培養成新的消費群體,提供適合她們需求的商品。

  其次,打造社區化行銷,借此穩定消費群體。社區化與移動端緊密相關,辣媽們的曬單行為就是建立在移動端客戶的特點之上。我國母嬰消費市場有其特殊性,缺少能夠有效溝通資訊、解釋産品可靠性的渠道。對於相比價格和品牌更在乎可信賴口碑的中高端用戶來説,這是致命的短板。她們迫切需要通過社區用戶分享使用經驗形成對某個産品的信賴,進而成為其穩定的消費群體。

  總之,與年均誕生1600萬名新生兒、新生代母嬰群體每人平均年消費5000元至18000元的龐大市場相比,我國母嬰電商平臺可謂剛剛起步,只要它跟上消費群體變換的腳步,未來將大有可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