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50家科創企業排隊等著上“精品板”

  • 發佈時間:2015-05-30 15:32:30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就在幾天前,上海公佈了《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令社會各界倍感振奮。在這份佈局“科創中心”建設的22條意見中提到,要“推動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其中的一大亮點為“爭取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設立科技創新專板,支援中小型科技創新創業企業掛牌”。

  上海股交中心交易管理部總監兼創新業務部(籌)總監陳妍妍昨天透露,科技創新專板近期將開盤,目標瞄準“精品板”,約50家企業正在“排隊”準備中。

  花錢多融資難 空白期來孵化

  這個簇簇新的科技創新專板,以服務好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為己任。它能幫助解決哪些困難?陳妍妍從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最常遇到的“攔路虎”説起。

  融資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感受尤甚,因為實在太“輕資産”了。而企業的科研投入又特別“燒錢”。因此融資方面的服務,除了銀行降低門檻,政府出力支援,更加需加大力度發展場外交易市場,包括為之量身定做科技創新專板。過去,企業融資主要找銀行,但之前應該先有一個股權融資過程,進入股權市場進行孵化,達到債權融資的“及格線”後,銀行才願意放心借錢。科技創新專板正好補上了這段企業發展融資的空白期。

  不賺錢不打緊 “科”要素少不得

  發展到哪個階段的科技企業能來申請掛牌?陳妍妍一句話概括:從初創期到成熟前期全覆蓋。

  至於掛牌條件,科技創新專板在證券市場首創“基礎性掛牌條件+可選擇的個性化掛牌條件”雙線模式。掛牌科技創新企業專板需要滿足基礎掛牌條件,如股份制公司、治理結構健全、股份發行轉讓合法合規等共性要求,同時必須是科技創新型企業。

  她解釋説,基礎條件之一是姓“科”,否則盈利能力再強也不屬於專板的“菜”。屬於科創企業的,後面只要符合其中一條就行:研發投入較大且取得明顯的技術突破、核心技術領先、商業模式創新或屬於新興業態、擁有特需經營資質、營業收入增幅達到要求、符合規定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營業收入+現金流”指標等。從“小螞蟻”直至差一點夠到上市條件的企業都可以來孵化,哪怕公司尚處於研發投入期的虧損狀態。對財務指標要求低,但對財務規範性要求高。

  毛遂自薦申報 “長大”後轉板

  認定符合條件的企業,決定權不在交易所手中,而是放回到市場。企業先自主申報,然後負責推薦的仲介機構對企業進行盡職調查併發表專業意見。推薦機構還可幫助企業完成股改報送掛牌申請材料,協助融資與交易等。推薦機構必須獲股交中心認可,具備相關資質。

  陳妍妍介紹説,科技創新專板在國內率先採取註冊制,一種是普通註冊制,一種是簡易註冊制。推薦機構採取推薦加直投模式,並承諾投資在一定期限內鎖定不轉讓的,可適用更為便捷的簡易註冊製程序。完成掛牌後,企業可採取股權融資(定向增發)、債權融資(銀行無抵押貸款及發行私募債)及上海股交中心推出的其他創新融資産品和融資方式解決融資問題。

  為配套專板,還將逐步推出股權眾籌平臺。上海股交中心目前掛牌企業約有5500家,項目儲備充足,資訊披露管理嚴格,並且是投後兌現收益的合法退出平臺。

  掛牌企業長大了以後,在上海股交中心內部的轉板機制是成熟且沒有障礙的。在交易所外,上海股交中心正在積極研究探索與新興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對接機制。

  候選企業眾多 選精品中精品

  “目前已經有約50家企業著手準備相關事宜。目前準備掛牌科技創新企業專板的企業數量充足,未來掛牌需求會非常大,這與上海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定位密不可分,順應科技創新主體發展的需求。”陳妍妍表示。

  為了拿出“精品中的精品”,上海股交中心對儲備企業進行了篩選。首期科技創新企業專板立足上海,尤其是為張江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一區22園)的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服務,這裡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高度聚集。

  我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8萬家,還不包括“專精特新”“小巨人”“火炬計劃”等科技企業。而證券市場經過25年發展,加上新三板上市企業總共才5000家左右,還有很多的科技企業沒有進入市場。

  科技創新專板近期將開盤。陳妍妍表示:“歡迎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進入這個專門量身定制的板塊。此外,我們也歡迎在海外建立VIE結構,已在海外上市或擬上市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拆除VIE結構在科技創新專板掛牌,讓國內投資者分享企業發展成果。”

  本報記者 談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