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辛國斌:構建新型農業治理體系

  • 發佈時間:2015-05-30 06: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涌現,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經邁入新的階段。如何提升農業發展水準,並結合地域特點形成新型農業治理體系,已成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課題。這些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這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

  青海省海西州地處西部地區和青藏高原,地域廣袤,資源較為豐富,但環境脆弱,生態敏感且不穩定,環保任務重。州域內大部分土地為荒漠、半荒漠和高山草甸,其中荒漠戈壁佔65%,草原佔31%,耕地和林地佔2%,水域佔2%。這種特殊的州情和農情,制約著海西州農牧業的發展。

  按照中央的有關要求,近年來,海西州大膽探索農牧業經營主體創新,取得一些經驗。具體做法是,採取農牧民草場承包經營權、牲畜等折價入股方式,組建農牧民股份合作社。在合作社內部實行勞動力的專業分工,生産指標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量化,用工按勞取酬,最後利潤按股分紅,經營風險由參股農牧民共同承擔。實踐證明,這種股份合作形式較好地解決了農牧業産業組織內部生産要素的組合問題,優化了利益分配關係,受到農牧民普遍歡迎。

  可見,推進農牧業經營主體創新,除了要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農地流轉原則外,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引導農村土地有序規範流轉。這就要求在農地確權基礎上,建立健全規範的農地流轉市場,形成公開透明的流轉價格,明確流轉雙方的權責關係。其次,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不論是工商企業,還是內生性的農民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以及合作社聯合社等組織,都應該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再次,要注重理順利益分配關係。在經營主體內部,以利益分配為紐帶,應當構建一種激勵相容、公平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使農戶得實惠,管理層受激勵,雙方形成較為平等的夥伴關係。其四,要重視農地流轉的後續服務和監管。對新型經營主體申請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需求,應該科學論證,滿足其合理需求。建立經營主體人才扶持機制,使每個經營主體都有一個好的當家人,引導經營主體持續健康發展。此外,還應探索工商企業租賃農地的資格準入和風險防範機制,建立農地流轉監測體系,防止農地非糧化和非農化。

  選擇什麼樣的産業,關係到現代農牧業産業體系能否形成,也是切實提高土地産出率、加快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軌的關鍵。長期以來,一些地區只重視農牧産品生産環節,缺乏對加工、銷售和服務環節的重視,産前、産中和産後的縱向整合不夠。國際經驗表明,農牧業新型産業體系要求加快一、二、三次産業之間的融合,形成涵蓋産前、産中和産後於一體的綜合産業體系。因此,加大産前、産中和産後的縱向整合,強化農牧業和其他産業之間的橫向協同,構建新型農牧業産業體系,是今後産業轉軌和創新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海西州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大地方特有農牧業資源開發,先後建成了柴達木枸杞等九大特色産業基地,並培育形成了全國第二大枸杞産區。實踐探索表明,在農業橫向整合中,應抓住當前農牧業功能圖譜的演化趨勢,利用農牧區産業發展的景觀價值外溢,積極發揮以農牧産品供給為核心的本體産業和休閒觀光為核心的新型服務業等關聯産業的協同效應,促進一、二、三次産業加速融合,提高産業綜合效益。

  農牧業現代治理能力的提高和新型治理體系的形成,更要求加快政府創新力度,推進農牧業宏觀管理體系的現代變革。

  要完善宏觀資訊服務。由於生産週期的影響,農産品價格的小幅波動往往會形成供給端或者需求端的更大反應,引發農産品價格波動,造成突出的農産品“買難”和“賣難”。因此,為了穩定農牧民的生産預期,要積極探索建立主導産業、優勢産業的宏觀資訊預警機制,為農牧民提供宏觀資訊服務,逐步建立生産預警、市場預警以及災害預警體系。

  要完善工商資本監管機制。針對工商資本進軍農業,應在有效引導的前提下,對其潛在的非農化衝動進行嚴格監管,對其農業經營能力和項目風險等進行嚴格把關,嚴禁以流轉土地的名義實施土地的非農化,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同時,工商資本進入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要保護其經營穩定和合理利潤,可以將資格審查和政策扶持相結合,將準入審查制度作為企業等經營主體申報財政補助或承擔各級涉農項目的前提條件,並依據上述指標建立企業信譽檔案制度。

  要加強農牧業風險管理。近年來,全國各地初步建立了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但保險品種相對較少、保障水準還比較低。要結合各地農業主導産業和優勢産業的發展需求,鼓勵和支援發展農産品價格保險,全面構建農牧業現代風險管理體系,形成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

  要建立農牧業生態補償機制。海西州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4%,州域主體柴達木盆地是全國八大沙漠之一,也是青海省沙化面積最多、治理難度最大、生態建設任務最艱巨的地區。為此,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生態補償力度,在全州牧區實施包括禁牧補助、草畜平衡獎勵、牧民生産性補貼、草原監管體系和發展牧民後續産業等內容的補貼政策基礎上,劃出專門區域建立永久性生態補償區,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平衡。(作者:青海省副省長 辛國斌 原文刊載于經濟日報5月30日第二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