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富傳承難題困擾民企老闆

  • 發佈時間:2015-05-29 10:32:48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胡春春

  民企遭遇二代不願接班、財富傳承陷入困局,上周《金陵晚報》記者對這一現象的報道,引起眾多民營企業家的共鳴。(詳見《接班無望?民企老闆突圍新三板》)那麼,二代接班過程中,究竟如何才能保證家族企業的財富順利傳承?

  《金證券》記者在走訪部分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後發現,即便是呼聲極高的家族信託,目前依然難以適用於大部分民營企業家。傳承對他們而言,或許真的是一個難解之題。

  “一代人的問題”

  過去一週,有多位民營企業家致電記者,表達了同樣的困局。

  國內一家大型信託公司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他們曾經給民營企業家們做過一個摸底調查,擔心無人接班、財富傳承的企業家佔比達到70%。剩餘的30%雖然有接班人,但是仍憂慮財富增值問題。

  “我去年認識一位民營企業家,他現在是只要看到金融機構的人,就會問這個事情。這不是個案,這是一代人的問題,未來十年左右是民企接班的高峰期,這個問題會持續發酵。當然,民營企業的這個難題,也是我們的機遇。”他説。

  據了解,目前很多家族企業的“二代”,並不願意做實業。“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最喜歡幹三個行業,即投資、網際網路和小眾個人品牌。”他對《金證券》記者指出,“你很難説他們到底會不會成功,但無一例外前期都是燒錢的,這跟他們父輩的投資理念大相徑庭,也是上一代極力想要通過財富管理,來約束二代們行使財富權利的一大原因。”

  尷尬的家族信託

  最有可能幫助民營企業家解決目前難題的,可能是業界一直高呼的家族信託。不過,記者在走訪部分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後發現,不論是從政策層面,還是金融機構實際業務層面,最起碼到目前為止,家族信託還很難普遍適用於大部分的民營企業家。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國內信託公司中,在家族信託上發力較猛的是外貿信託、平安信託和中信信託。據信託業內人士反映,即便是成功的案例,做的也都是資金類信託,資産運作上仍然是空白。

  “國內家族信託一直沒有形成氣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從客戶層面看,有覺悟的客戶都到海外做了家族信託,最不濟也是到香港去做。剩下的客戶要不然就是早年沒意識到,近年才開始關注,要不然就是完全不了解金融機構、資本市場。其次,從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角度看,家族信託需要專業的團隊去服務,但目前國內的銀行、信託財富管理部門幾乎沒有這樣的專業團隊。再者是政策上的原因,家族信託能否保證財富安全也是很多客戶關注的重點。”上述信託業內人士説。

  上海一家銀行私人銀行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意識到二代交接過程中,財富管理業務裏蘊藏的巨大機會,但目前確實沒有好的模式去運作,也沒有展開相關業務的研究和準備。

  民間機構眼饞

  緊盯二代接班過程中財富管理機會的,還有民間機構。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市場上一些資産管理公司正在陸續開展二代接班過程中的財富諮詢和管理業務。更有機構打出了“家族財富管理工作室”的名頭,希望涉足二代交接過程中的財富管理。

  不過,滬上一家資産管理公司老總對《金證券》記者透露,雖然看似新穎,但是最終仍然要通過銀行和信託公司來實現。“更類似于幫助民營企業老闆出謀劃策、搭建橋梁的角色。有實力的可能會幫助設計財富管理架構。”

  “或許在家族信託興起之前,會有一波民營企業老闆學習信託知識、參與資本市場熱潮。”滬上那位資産管理公司老總笑著説,“我們先從這方面入手,再慢慢摸索他們的真實需求,總之這塊市場非常廣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