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兩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論壇舉行
- 發佈時間:2015-05-29 09:30:52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綠色時報5月29日報道(記者 王佳純) 5月23日-25日,第二屆兩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普洱茶節在“世界茶源”雲南省普洱市舉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出席會議併發表主旨演講。
本屆論壇主題為“天賜普洱·世界茶源·傳承文化·保護遺産”。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的20余位著名專家學者,圍繞“茶·文化·生態”,從“茶與人”“茶與信仰”“茶與自然”3個方面深入挖掘中國茶文化的核心與精華。
許嘉璐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人是茶文化的創造者和享受者,但近200年來受西方思維局限,當代人對茶與人之間存在的客觀互動往往一知半解,茶對人的身心影響絕非實驗室和數字所能測出,茶文化對當代世界的價值需要進一步深入挖掘。
許嘉璐強調,時代強加給了我們浮躁、淺薄和對人生的誤解,但茶可以撫平人類扭曲的心靈。工業化以來,西方制定的幸福指數和發達指標侵蝕著人心,毀壞了自然,人類離先民的文化傳統漸行漸遠,也在離自我毀滅越來越近。當今世界最為嚴重的三大危機戰爭和衝突、生態惡化和不平等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其根源就是人類背叛並遺忘了先哲的教誨,把物質享樂、感官刺激、個人利益放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淩辱自然、蔑視精神、無顧他人。在這一浪潮中,茶僅是追逐利潤的工具。但中國的茶文化,特別是普洱的茶文化,蘊含著關於“何為幸福?何為災難?何為先進?何為落後?”的答案,也是應對最為棘手的生態問題的活教材。普洱人民以茶樹為神,敬重自然,絕不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發展經濟,一直欣賞著、享受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幸福。這個經濟上一時落後的地區,所保存著的先進文化,將是人類重新研究制定幸福指數和發達指標的重要參考,中華民族附著在茶身上的文化,也就是“和平和睦,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同命同行”的思維和實踐,將為人類共同走到幸福的彼岸帶來重要啟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不僅僅是經濟往來之路、人員交流之橋,還將促成不同國家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激蕩。普洱人值得感謝和欣賞,寄望普洱能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將中國茶文化帶到世界。
與會專家認為,茶已成為中國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茶對中華民族的生命健康、成長髮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茶與中華農耕民族的國民性相契合,茶性與儒道佛思想相融合,並具有宗教信仰的超越性,滲透到人們物質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中華茶文化具有哲學、宗教和倫理學的社會化功能。
本屆論壇與茶節舉辦了祭茶祖儀式,普洱茶加工、鬥茶大賽,普洱茶産品交易博覽會和普洱特色産品展銷會,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申遺等活動。台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中央第十三巡視組組長、中國優農協會會長朱保成,全國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原副主任委員徐榮凱,台灣海峽兩岸民意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饒穎奇,全國政協文史委副主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百如,雲南省副省長張祖林,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創會會長張家坤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