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霞浦海帶,企業抱團定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5-28 08:33:30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度分散難生存

  霞浦是“中國海帶之鄉”,全縣有海帶加工廠260余家,其中210家企業加工幹海帶。今年,霞浦海帶養殖7萬多畝,預計産量12萬多噸。

  養殖面積大,不等於産業強。“到收穫旺季,價格多少收都是外地客商説了算。”福建中廷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廷益告訴記者,霞浦區域內加工幹海帶的企業小而零散,小的一年産量百來噸,大的也只有500噸左右,抗風險能力很弱,“這就容易被外地客商卡住脖子,沒定價權也沒話語權”。

  一位海帶養殖戶舉例説:“外地客商前來一家家收購,一公斤海帶本來可以賣6元,收購商説4元。養海帶的人多得是,不賣他就找別人;我們養殖戶靠此為生,今年沒賣掉,就意味著虧本,因此也只能答應。”

  海帶賣出去,還不一定能收到款。“收購商拖欠貨款的現象非常普遍。”霞浦縣三菜辦副主任、農副産品産業協會負責人楊家富説,“去年的貨款,收購商一般會等今年貨物運過去才肯結付,我們企業也不敢説什麼。”

  “貨物運過去後,對方沒賣完,又會把貨退回來,明明是當地市場不好,卻説我們品質不行。這種現象更普遍。”張廷益説,“要賺都賺收購商,要虧都虧霞浦人”,一度成為霞浦海帶産業的常態。

  抱團謀求話語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建中廷工貿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這家由178家海帶加工企業聯合組建而成的公司,成立不久就與四川一家企業談成一筆超億元訂單。張廷益欣喜地説,公司抱團的優勢已經體現,“對方主動聯繫上我們,而且承諾貨到付款”。他説,這種交易形式在前幾年是無法實現的。

  從4月18日到5月17日,中廷以這樣的方式實現超過7億元的銷售額。“規模化經營,有利於將市場主導權掌握在霞浦‘海帶人’自己手中,通過公司運作提升市場競爭力,保護加工廠和海帶養殖戶利益。”張廷益説。

  外地客戶也希望和有一定規模以及實力的企業合作。“以前,霞浦的幹海帶産品品質參差不齊,現在整合後産品品質、包裝規格有了統一標準,我們很放心,還免去逐家談價看貨的麻煩。”前來採購的成都鑫聯興海帶貿易公司負責人宋澤鑫介紹,他已與中廷簽了1.5萬噸、總額2.7億元的幹海帶訂單。

  産業升級進行時

  與此同時,霞浦也在謀求海帶産業轉型升級,改變粗放的發展模式,爭取更大範圍內的話語權。

  繼獲評“中國海帶之鄉”、“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福建省著名商標”後,去年底,“霞浦海帶”又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楊家富介紹,商標由農副産品産業協會持有,授權許可行業內符合一定標準的企業使用,這將有力地提高霞浦海帶的知名度,也將帶動企業規範化、品牌化運營。

  “在科研方面,霞浦出臺鼓勵和扶持政策,並與省外科研機構合作,在育苗階段推行新技術。”楊家富介紹,前不久,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的專家組對本地企業自主研發的“海嘉1號”海帶苗良種進行驗收和推廣,助力本地企業的科技提升。

  “目前,霞浦海帶正在打造從育苗到銷售的完整産業鏈,從此前的初級加工産品,慢慢增加附加值,向腌制海帶等中級産品發展,加工中級産品的企業已有一二十家。”楊家富説,霞浦海帶産業轉型升級已邁出一大步,今後要進一步壯大,還需在資金、人才、管理團隊和平臺建設等多方面下功夫。

  接下來,中廷公司還將成立研發部,根據海帶成分、性狀、厚度,制定生産統一標準,在此基礎上打造電商平臺,努力跟上“網際網路+”時代大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