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何頻頻“露臉”國家獎臺

  • 發佈時間:2015-05-28 02:33:2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年,14項國家級科技獎勵,一所西部高校在國家獎舞臺上頻頻“露臉”的奧秘何在?

  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志強在接受採訪時説:“近年來,電子科技大學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和人才優勢,在推進産學研合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等方面著力創新,勇做民族電子資訊産業振興的正能量源。”

   承載電子資訊産業創新使命

  1956年建校的電子科技大學,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電子資訊類高校。這所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下成立的大學,被人們譽為“民族電子工業的搖籃”和“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首任院長吳立人同志在開校典禮上就鮮明提出:“電子科技大學建校目標之一是解決我國科學技術(無線電)方面落後的矛盾”。學校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和7所重點國防院校之一,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的重點高校,從建校之初,學校就承載我國電子資訊産業振興和強大的創新使命。

  從科技強軍到電子資訊産業振興規劃再到國家重大專項啟動實施,電子科技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拓展、社會服務等方面能力和水準不斷提升,在教育部2012年學科評估中,學校“電子科學與技術”全國排名第一,資訊與通信工程排名第二。

  立大志、成大器、為國家作大貢獻,這是電子科大人矢志不渝的追求。1956年,二十多歲的劉盛綱離開了條件相對較好的東部地區,來成都艱苦創業,成為傑出的物理電子學家,榮獲世界電磁波科學最高獎“BUTTON獎”。近年,他又敏銳地將目光轉向了新興的太赫茲領域,帶領中國向這一國際前沿領域發起衝擊。

  在電子科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看來,學校取得顯著成績的根源在於成電人的創新使命感。“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形成了兩個好傳統,那就是始終追求學術、崇尚學術,以學術為先、以學術為大;始終牢記創新使命,以振興民族電子資訊産業為己任”。

  做國家需要的科研

  “面向學科交叉的國際前沿、面向制約行業發展的國家戰略需求,加強基礎研究,攻克關鍵技術瓶頸,承擔起科技創新的時代使命,做中國電子資訊産業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李言榮説。

  早在“十二五”初期,面對瞬息萬變的電子資訊産業發展和振興,電子科大就提出了“加強基礎研究、增強承擔任務能力建設”等“提升水準、突出特色”的科技工作發展思路,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在電子資訊與能源、生命、環境等交叉學科領域重點佈局。新建了航空航太、資源環境、能源、資訊醫學等學院,進一步優化和整合隊伍,促進新的創新優勢的形成。

  學校2011年承擔的首個過億元的科研項目“毫米波與太赫茲無線通信技術開發”,是學校與校外多家高校、研究所協同攻關的典範。“瞄準國家重大需求,重大專項、國防重大工程等多個重大重點項目的承擔和高水準的完成持續推進了電子科大創新隊伍的積聚和團隊化發展。”

  2012年電子科技大學形成了具有穩定科研方向和任務承擔能力的大團隊14個,2014年達到18個,這些團隊是學校在面向國家創新目標攻關過程中形成的重要創新活力單元,具有紮實的科研基礎,能夠孕育和取得高水準科研成果,是未來學校發展高水準科技創新平臺的重要支撐。

  “不僅要鞏固我們的優勢領域,還要在未來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及早佈局。”李言榮信心十足。2014年,電子科技大學又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重拳出擊,在未來發展戰略必爭領域謀劃和佈局,打破院係行政區劃、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推進校級跨學科特色研究中心建設,首批確立了大數據機器人、資訊醫學、積體電路、光電探測5個中心,營造氛圍、優化科研環境,全力推進新的創新高地的形成。

  面向國際前沿招攬人才

  “青年教師是科技創新的中間和骨幹力量,更是學校發展的未來,建設好這支隊伍,既有現實意義,又有戰略意義。”王志強説。

  近年來,電子科技大學大力實施人才強校工程,引進和培養並舉,通過“以才引才”、“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等多種舉措面向國際前沿延攬人才,學校目前引進的傑出人才達到108人。

  “我們希望來校工作的教師,都能在電子科大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王志強表示。在國家人才體系框架下,電子科大通過豐富層次、強化資助、擴大覆蓋面,積極構建校內階梯式人才成長體系,為創新人才成長架起跨越的橋梁、鋪平成才的道路。

  與此同時,學校又積極推進教師分類管理,設立教學科研、科研、專職實驗、專職科研等不同崗位類型,致力於讓每位教師都能選擇到符合興趣愛好的崗位,搭建適合人才成長的軟環境,努力讓每位教師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1981年出生的王子南,2010年9月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被電子科技大學聘為副教授。在美國光學學會組織評選的2014年全球光學重要進展中,王子南的“隨機光纖鐳射器成果”從參與競爭的200項成果中脫穎而出,成為該年度全球光學領域最突出的30項研究成果之一。

  該校研究生院院長饒雲江教授説:“一個30齣頭的小夥子,能躋身這30項之一,殊為不易。”據悉,這是2014年中國大陸作為第一單位入選的兩個成果之一,也是中國大陸單位第二次入選,標誌著電子科大光纖隨機鐳射器的研究已經步入國際一流水準行列。

  攻克關鍵技術是成電人不懈追求

  作為一所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的研究型大學,站在國際前沿、打破技術壟斷、服務國防建設、推動産業發展始終是電子科大人開展科技創新的驅動力。

  “2011年我國進口新型電子元器件花費2574億美元,遠遠超過了進口2.5億噸原油花費的1967億美元。面對發展迅速的國際電子資訊産業,高附加值的新型元器件匱乏,如果不儘快追趕國際步伐,將會制約我國電子資訊産業由大到強的戰略實施”。這是一段在電子科大廣泛傳播的“盛世危言”,也是全體電子科大人的“憂慮”。

  中國印製電路版核心技術缺失、“洋電路”佔領中國,這是長江學者張懷武教授團隊的擔心。我國功率半導體行業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的瓶頸技術如何突破,這是張波教授團隊的擔心。只有美國和法國擁有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探測器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和技術封鎖局面如何打破,這是蔣亞東教授團隊的擔心……

  面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攻克制約行業和産業發展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這是電子科大教授們夜以繼日的不懈追求。近年來,電子科大的核心電子材料與器件、太赫茲科學、抗干擾及寬頻無線通信技術、數據挖掘與資訊安全、複雜信號自動檢測等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維護國防安全方面等方面成果斐然,相繼載入國家獎的名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