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化鑄就品牌 夢想成就未來

  • 發佈時間:2015-05-27 10:32:29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太原酒廠打造“老字號”晉泉白酒系列報道之二(企業文化篇)

  2013年以來,對白酒企業來説絕對是個“杯具”之年。受政策、環境和市場等因素疊加的影響,白酒行業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寒冬。曾經紅遍全國的高端白酒,仿佛在一夜之間跌下神壇,價格幾近腰斬。市場形勢交好的中低端白酒也硝煙瀰漫,同樣承受著降價、滯銷和生存的巨大壓力。新常態下,白酒企業的出路在哪?成為了釀酒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霧霾”。

  然而,坐落在錦繡龍城的太原酒廠,卻美酒佳釀、逆市飄香,為雲遮霧罩的白酒市場添上了一抹亮麗的色彩。2014年白酒産量增長23%,銷售收入增長36%,稅收增長32%,員工收入增長30%。尤其是今年前四個月,更是高歌猛進,全線飄紅,白酒産量增長66%,銷售收入增長88%,稅收增長105%,太原酒廠以其不可阻擋的強勁力量,一路滾滾向前。

  看著一串串驚喜的數字,2013年11月臨危受命的張躍軍廠長不無感慨:在白酒市場如此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廠堅持用優秀的文化凝聚人,用創新的制度激勵人,用發展的成果鼓舞人,使全廠廣大幹部職工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動上同力,匯聚成了一股洶湧澎湃的發展力量,形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的鐵軍精神。

  文化鑄魂,二次創業在“寒冬”中揚帆起航

  有著六十五年曆史、中華老字號品牌、三百多項榮譽、千萬元納稅企業的太原酒廠,曾經輝煌三晉大地。

  那時候,太原酒廠生産的高粱白酒以其風格獨特、品質穩定、品質可靠、物美價廉的特點,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産品除遍佈山西外,同時還拓展到北京、天津、河南、河北等十多個省市。

  一些酒廠的老工人回憶:“那時前來酒廠拉酒的車輛幾乎天天塞滿了酒廠大院,有時候還會在大東關街上排成一條長長的車隊,把這裡擠得水泄不通。到了逢年過節,老百姓還會一大早起床,拎著大大小小的酒壺,排著長長的隊伍,守候在太原酒廠的門前,為的是買上一壺芬芳四溢的正宗晉泉白酒。那時候,能夠喝上一口晉泉酒好幸福!”

  提起該廠最紅火的時候,酒廠的工人幾多自豪,幾多幸福……

  如今,受政策、市場和環境等因素疊加的影響,該廠與全國絕大多數酒廠一樣陷入了經營困境,發展的腳步越來越沉重,昔日的輝煌已經成為美好的回憶。

  新形勢下,太原酒廠發展之路該如何走?成為擺在這個國有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2013年11月,太原的天氣依舊嚴寒。在嚴冷季節與酒業市場雙重“寒冬”的交織中,張躍軍廠長在領導的重托和酒廠職工的期盼中走馬上任。

  為使該廠儘快走出“冬天”迎來發展的春天,重塑昔日的輝煌,張廠長帶領全體員工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的征程。

  常言説:一年企業靠運氣,十年企業靠經營,百年企業靠文化。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內在源泉。

  對此,酒廠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打造企業文化品牌作為突破口。他們圍繞企業創新發展戰略,全力推進文化強企工程,不斷整合和昇華企業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引領企業精神文化,強化企業發展文化,鑄就企業誠信文化,營造企業和諧文化,提升企業責任文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體系和團隊精神。

  走進太原酒廠,內容豐富的文化墻格外耀眼。

  一首“晉泉賦”,道出了太原酒廠厚重的歷史和美酒的品質;

  “洌洌晉泉酒,濃濃民牌情”,展現了他們的平民情懷;

  “共存共進,共用共贏”,把員工和企業緊密聯繫在一起;

  “用心釀造,確保質優”,這是酒廠對産品品質的始終追求。

  這種將企業文化形象化、崗位化、通俗化,把員工的思想、行為與生産經營完美融合的教育形式,構成了太原酒廠一道道美麗的文化景觀。

  同時,他們還建立了圖書室、閱覽室,通過每週一升國旗,創建青年文明崗,開展豐富多彩的登山、CS訓練和強化民兵整組,加強作風紀律建設等活動,不斷提升企業文化的內在品質,塑造企業優秀文化品牌,為實現企業“二次創業”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制度創新,發展之花在激情中盛開

  “太原酒廠早該利劍出鞘了,把咱們晉泉高粱白酒的牌子打出去”,在“2015山西精品年貨會”上一位參觀者如是説。

  承蒙這位不知姓名朋友的吉言,該廠今年真的利劍出鞘了,而且伸向的是遠在天涯海角的海南省。

  隨著5月份海南省銷售分公司的建立,該廠在全國的銷售佈局達到了10多個省市,而且布點的數量比以前更多,區域更廣,品質更高。

  酒廠事業部經理、負責省外市場的李建軍説,自從張廠長上任以後,對酒廠銷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僅要銷量,更要品質,確保毛利率達到30%以上,走出一條新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對原有的考核辦法進行改革,建立了新型的考核機制,確保這一目標任務的實現。

  其實,與事業部一樣,去年以來進行的考核機制改革是全方位的。不僅在後勤建立了績效獎,在生産車間也建立了超産獎,並且把獎勵的重心向一線傾斜,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員工尤其是生産一線員工的積極性。一位從事後勤工作的員工説,身邊已有幾位同事,主動要求去了生産一線。

  制度創新,點燃了員工的工作激情,奏響了企業發展的新篇章。

  如今,哪工作艱苦、哪責任重大、哪任務繁重,哪就是職工最願意工作的地方。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酷暑下、嚴冬裏、雨雪天、晚霞中,到處流動著銷售人員忙碌的身影。市區的業務員每天都在市場送貨鋪貨,縣區市場的業務員每月出差都在22天以上,區外市場的業務員乾脆以市場為家,長年累月堅守在當地開拓市場。事業部的李建軍、何美誠、李忠衛三位經理,每年除了春節,就沒有節假日的概念,往往是剛在一個地方參加了專賣店開業慶典,接著又趕到另一個地方與新客戶商談業務,開發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市場,很快打開了銷售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在白酒市場嚴重下滑的局面下,該廠生産的“晉泉”牌白酒,在提價30%的情況下,依然逆勢上揚,業績驕人。

  釀酒車間裏,彭振軍主任時而檢查著釀酒的每一道工序,時而關注著原酒的品質;灌裝車間內,徐凱主任目不轉睛、嚴格把關,主管生産的副廠長王樹堂每天深入現場,巡檢瓶子洗得凈不凈?瓶蓋壓得緊不緊?質檢中心何靜及其工作人員,定期、不定期加強對産品的檢驗和化驗,出現指標不符要求,及時通知相關部門處置;技術中心的品酒師房紅陽,為了保持品酒的感官靈敏,很少吃一頓油膩和辛辣的食物,甚至芳香性強的化粧品都不再使用。正是人人認真負責,各個環節嚴格把關,使酒廠的每一瓶酒都是精品,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紅利共用,幸福在員工的心中綻放

  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沒有員工的辛勤耕耘,就沒有企業的發展壯大。只有善待員工,讓他們感受到企業的關懷,企業才能贏得發展……這是張廠長一直堅守的經營之道。

  因此,酒廠注重把員工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員工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員工利益放在“第一位置”,讓員工享受到企業發展的紅利。在該廠傳頌著兩個讓員工感動的故事。

  2013年12月,剛來不久的張廠長來到灌裝車間檢查工作,在生産流水線前,他看到6名女工緊張忙碌的給剛剛灌裝的酒瓶貼著標簽。寒冬臘月,外面冷風嗖嗖,屋內寒氣襲人,只有5度左右的酒體溫度,把員工貼標的手指凍得發紫,但她們依然在工作著、堅持著,甚至還有一部分員工因此落下了關節炎等疾病。看到這一幕,張廠長的心在疼痛。多好的員工啊,我們不能再讓她們這樣受罪下去了。於是,在張廠長的主導下,籌措400多萬元引進了包括貼標機在內的防偽溯源系統,實現了貼標機械化、自動化,不僅消失了這個“受罪”的崗位,減少了30名員工的工資成本,而且新增了一條生産線,使勞動生産率有了顯著的提升。

  在酒廠還有一個繁重的工種——插瓶工,就是將清洗好的酒瓶,顛倒以後插入到灌裝白酒的流水線上。4個工人每個班次需要插入3萬多個,平均每人每小時需要插入1500多個,工人師傅們一個班次下來異常辛苦。對此,酒廠投資50多萬元,及時進行了生産設備的升級改造,新上了自動理瓶系統,使每個班次由4人減少到1人,使工人從繁重的勞動強度中解放了出來,受到員工的稱讚。

  據統計,一年多來,該廠累計投入700余萬元,對生産車間和生産設備進行改造,有效的改善了員工的工作條件和環境。

  與此同時,酒廠積極推進“幸福企業”建設,為每個員工按時繳納“五險一金”,並制定了每年增長工資10%的目標,使員工收入與企業發展同步。大力豐富“職工之家”工作內容,逢年過節給員工發放福利,定期對員工進行體檢,對困難員工進行幫扶,對退休老幹部和患病員工進行慰問……

  一系列溫暖的舉動,使酒廠員工綻放出幸福的微笑。技術中心的房紅陽説,我們一家三代都是“太酒”人,對這裡有太多的感情,也有太多的期待,企業好,我們全家好。看到企業今天的發展勢頭,我們全家非常高興!也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嚮往。

  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雲濤萬里圖。歷經風雨考驗的太原酒廠從“寒冬”中走過來了,我們有理由相信行進在二次創業征程上的太原酒廠,一定會做的更大、更強、更好,向著幸福美好的明天進發!

  儀海亭 張 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