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武鄉縣:叫響紅色旅遊 助推經濟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5-27 10:32:29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造全國著名的紅色旅遊基地、全國最大的八路軍文化基地、全國知名的紅色文化産業基地

  武鄉是中國著名的抗戰聖地,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和八路軍文化的形成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有太行山上“小延安”之稱。

  近年來,武鄉縣委、縣政府以弘揚太行精神和傳承八路軍文化為主線,充分發揮獨特的紅色資源優勢、革命聖地優勢和便捷的交通區位優勢,以政府為主導、市場運作為模式,堅持“文化引領、強基固本”,大力培育八路軍抗戰歷史緬懷、八路軍遊擊戰法體驗、八路軍文化精品演藝、八路軍系列紀念品開發等紅色文化品牌,全方位打造全國著名的紅色旅遊基地、全國最大的八路軍文化基地、全國知名的紅色文化産業基地。在我省經濟進入轉型發展的“新常態”下,走出了一條革命老區、國家級貧困縣、山區縣轉型跨越發展的新路子,紅色武鄉正在神州大地強勢崛起。

  提檔升級,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武鄉具有獨特的紅色資源優勢,現存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師師部等革命舊址40多處。

  為把“紅色”做成經典,該縣注重發揮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百團大戰指揮部磚壁舊址“一館兩部”帶動作用。成立了紅星楊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整合八路軍文化園、遊擊戰體驗園、《太行山》大型實景演出“兩園一劇”資源,開展紀念館、文化園5A級景區和體驗園4A級景區申報。為迎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從去年6月開始,在長樂戰鬥舊址——裏莊灘,建設了八路軍烈士陵園。墓區佔地面積107畝,規劃建設烈士墓穴5000座,目前各項工程建設順利。加快八路軍影視創意園項目和板山、崇城山、太行龍洞、太行龍湖開發建設,全力打造“打響全國紅色旅遊第一品牌”。

  營造氛圍,紅色品牌效應日臻成熟

  為加大紅色旅遊的對外宣傳力度,武鄉縣在北京、天津等周邊城市和省內各大城市進行廣告宣傳;在北京、鄭州、石家莊等地舉辦紅色旅遊推介會;在太長高速、邢汾高速等道路沿線加強實物實景、圖片漫畫的宣傳造勢,積極搭建與省內外旅行社交流平臺,將武鄉紅色旅遊資源納入大旅遊線路中。與此同時,該縣還運用多種形式手段創建八路軍文化一條街、八路軍文化走廊等紅色文化陣地,在街燈、廣告、路標等城市建設中融入更多紅色文化元素,積極開展八路軍文化宣傳教育,在全縣營造“人人爭做八路軍傳人、個個代表八路軍形象、處處展示八路軍文化、時時感受八路軍精神”的濃厚氛圍。

  “今年不僅要繼續辦好第五屆八路軍文化旅遊節,還將聯合中央和省級媒體推出八路軍抗戰紀錄片、宣傳片等一批文化精品,我們一定會把八路軍文化産業做成支柱産業。”面對未來,該縣縣委書記胡堅信心滿滿。

  成果惠民,旅遊産業鼓起百姓錢袋子

  隨著紅色文化旅遊的蓬勃發展,磚壁村、下關村等附近村莊依靠“農家樂”産業富裕了起來。下關村,由於緊鄰《太行山》實景演出,借著這場“東風”,農家樂數量由2012年的8家迅速增加到32家,依靠這項産業,下關村年純收入可達60多萬元,每人平均增收4000余元。

  隨著紅色文化旅遊産業項目的落地,該縣一大批剩餘勞動力得到了就業。據統計,文化園、實景演出、體驗園等景區安置員工260余人,每人平均年收入達25000余元;群眾演員600余人,每人平均年收入近萬元。

  與此同時,該縣著力提升“六要素”配套水準,高標準做好景區規劃,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和農村勞動力進入旅遊服務業市場,精心打造集紅色紀念品、工藝美術品、武鄉土特産品、特色小吃等富有地域風情文化的商業街道,新建和改建一批快捷酒店、“農家樂”,加強餐飲、住宿等服務行業的達標建設,逐步做大旅遊消費市場。2014年,該縣接待遊客267.7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27.88億元。

  安佔偉 魏曉軍 孫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