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路微公益 救助獻愛心

  • 發佈時間:2015-05-27 05:28:0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以網路為載體的微公益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在新媒體及第三方支付手段助推下,微公益以其快捷、高效、互動性強等特點,帶來“人人皆可公益”的新體驗,實現了中國公益慈善參與模式的轉型。如何呵護網路微公益健康發展?如何讓它發揮出最大的救助力量?《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小孩患白血病缺錢治療,求轉發;農産品滯銷亟需被“帶走”,求擴散……如今,人們遇到困難往往求助於網路。發個帖子,得到幫助,事情往往就這麼簡單。

  隨著網路求助越來越多,以網路為載體的微公益展現了虛擬世界的現實力量。在新媒體以及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手段助推下,強調積少成多的微公益以其快捷、高效、互動性強等特點,帶來“人人皆可公益”的新體驗。

  然而,“看上去很美”的網路微公益也存在頻繁勸捐、利用愛心、隨意虛假等問題。業內人士呼籲,網路微公益要實現健康發展還需進一步規範,出臺相應法律法規,加強制度管理。

  線上線下 互動互助

  頻繁咯血,是否患肺癌?危險來臨,如何自救?上班族如何防治頸椎病?……5月24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多功能廳裏,該院肺癌診治中心韓冰、急診科王烈明、理療科馮寶佺3位醫師的講解生動幽默,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這場公益講座是民政青年同心社發起的服務項目之一。民政青年同心社以民政部直屬機關青年為主體,自成立之初就秉持“人人公益、隨手公益、快樂公益”的理念。“我們努力搭建隨手公益平臺,促進公益資源整合,通過開展志願服務、救急難、公益書架、公益講座、小雨鞋計劃、小臉盆計劃等多個項目,帶動了很多同事、朋友參與到公益活動中。”民政青年同心社社長沈新華説。

  2014年3月至9月,民政青年同心社配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代管旨在為山區貧困兒童提供救助的“小雨鞋專項項目”。通過開通新浪“品牌捐”籌集了5萬餘元,並通過新媒體手段加大宣傳和籌款力度,最終吸引安徽衛視冠名該項目,一次性投入30萬元善款。

  與民政青年同心社一樣,踐行微公益的公益慈善組織越來越多地通過網際網路匯點滴愛心為“愛之江河”。在淘寶網上,搜索“公益”一詞,可以找到1.7萬餘件公益寶貝,包括大病救助、老人關懷、救災備災等類別。其中,大部分的捐助金額都是3元、5元的小錢。

  自微網志打拐、免費午餐等活動開展以來,網友們共同見證著微公益的成長與力量。作為實現公益慈善的新途徑,網路微公益在具體形態上既有網路公司搭建的公益平臺,比如新浪微公益平臺的功能表式慈善;又有純自發、求救式的微公益,比如微信朋友圈尋人求助等。

  在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首都網際網路協會召開的“5·12網際網路社會責任日”座談會上,新浪微網志副總裁貝曉超透露,新浪微公益平臺自成立至今,已累計籌款4億余元,超過兩千萬用戶參與捐款,捐贈重復率達到26.7%。

  快捷、互動、靈活……網路微公益讓公益變得隨時隨地觸手可及。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看來,微公益實現了中國公益慈善參與模式的轉型。

  不勸不圈 不狷不噴

  “每天幾條勸捐資訊,真讓人不勝其煩”、“我在微網志捐了幾次後,就永遠被各種勸捐”……很多網友都有過被捐助項目勸捐的經歷,甚至頻繁被“@”,令人不堪其擾。

  “相關部門和媒體證實的,還有後續善款去向透明的,才可以放心捐助;私信騷擾的,一概不予受理。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才會更有價值和意義。”網友“森林女王的微觀世界”發微網志表達自己的心聲。

  在網路微公益平臺上,捐贈人可以進行定期或者一次性捐款,但隨之而來的惡意勸捐卻讓網友厭煩。

  “不勸不圈!不狷不噴!”這是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在微網志上創建的話題。他們的解釋是,作為患者,不隨便圈別人勸捐;作為網民,不偏激指責別人求助和善行。這樣,網上公益活動才能更有愛和順利地開展。

  確實,網路公益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生命天使基金辦公室主任“致敬仙人掌”説,沒有患者情況的實時介紹,沒有賬目的公開透明,只一味頻繁“@”讓人捐款獻愛心。長此以往,會造成真正需要幫助的患者痛失又一個求助平臺的機會。

  在一項針對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及供給的研究中,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銀鋒和中央財經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侯佳偉指出,微公益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比如如何使其更好地適用於不同的群體需求、網路安全存在隱患、公開透明名實不符等問題。

  專家指出,由於微公益組織身份模糊不明,讓一些假借公益之名的網路騙子鑽了空子。當出現法律糾紛時,微公益組織應有的權益也無法得到保證。同時,運作團隊的專業性不足也影響著微公益的健康發展。

  築起“籬笆” 護好愛心

  網路募捐方面立法空白,頻頻勸捐令人反感,專業性不足,這些都是網路微公益延續自身、保持活力所要解決的難題,尤其在慈善事業法還沒有問世的情況下,網路捐贈活動的管理在各地呈現出多樣性特徵。

  對此,新浪微公益表示,作為網路平臺運營商,他們採取了各種手段反騷擾,比如設置後臺的限制機制等。對於屢教不改的勸捐行為,只有取消與相應機構的合作。

  “民心社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設立了‘民心公益’項目,並且聘請了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擔任法律顧問,每個季度都會召集理事會集體學習和發佈工作報告,目的就是為了加強規範管理和公開透明,做到依法治社,依法公益。”沈新華説,他和他的團隊將進一步完善理事會議事規則,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從而實現民政青年同心社更加規範、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此前,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廣播、電視、報刊及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應當對利用其平臺發起募捐活動的慈善組織的合法性進行驗證,包括查驗登記證書、募捐主體資格證明材料。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郭玉強表示,募捐平臺的網站要與募捐者共同承擔責任。“我們一方面鼓勵網路慈善的發展,另一方面對它進行了嚴格的規範和管理。”

  針對個人直接網路募捐缺乏相應法律監管的問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認為,與組織機構募捐不同,個人網路募捐實際上是一種贈予關係,即捐贈者將自己的錢直接贈予募捐者。募捐者拿到錢後如何使用不受法律約束,捐贈者也沒有要求其進行公開的權利。

  而為了促進公益傳播,增強公益慈善在新媒體領域的公信力,今年4月初,中民慈善捐助資訊中心與新媒體排行榜聯合推出“中國慈善微信影響力排行榜”,從關注度、活躍度、均衡度、互動性等方面對全國1000多個公益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影響力進行了綜合評估。

  除了健全法律制度、加強政府監管、促進行業自律之外,人人皆可公益的時代也需要人人監督。讓愛心捐助陽光透明,公眾需要有問責意識。專家表示,設立健全的社會監督機制對於微公益的健康發展很有必要。

  連結 如何通過微網志求助?

  1、一定要避免狂轟濫炸式@其他微網志用戶,這樣會對他們造成騷擾,更會導致人們同情心的疲憊。不僅募資效果不好,更破壞了微網志的公益環境。

  2、多在微網志講述你和你家的故事,讓微網志上這些陌生的“親人”了解你。

  3、如果是骨髓移植等緊急籌款,建議用“倒計時”+“資金缺口倒數”的方式,以形成一種緊鑼密鼓的氛圍。道理很簡單,相對於救窮,人們更願意救急。

  4、要由患者本人或父母或最熟悉的人維護微網志,多發照片。

  5、如果可能,最好尋求有經驗又認真負責有愛心的志願者幫忙,與自己的微網志互相配合。

  6、捐款賬目隨時公佈,做到最徹底的透明。

  7、要與評論、轉發你微網志的人始終保持密切互動。這既是尊重,也是贏得進一步關心的必由之路。

  8、把自己的微公益頁面置頂,或每次去自己的微公益頁面發微網志,因為這樣發的微網志帶有微公益捐款頁面連結。隨時為愛心朋友提供便捷的捐款通道。

  9、將微公益的連結轉發到其他人氣較旺的論壇,並結合生動的故事性陳述獲得關注。

  10、求助要用心。真心、真情最具有打動人的力量,記住一定説真話。在資訊時代,假話不可能永遠瞞過所有的人。

  被頻繁勸捐怎麼辦?

  1、如果是在微網志,可直接點擊每條微網志右上方的“舉報”,進入舉報頁面,寫舉報理由,進入微網志舉報處理大廳等候處理決定。如果舉報完成判定,按照《微網志社區管理規定(試行)》,將處理被舉報人的行為。

  2、如果是在微信朋友圈,則可根據微信發佈的《微信朋友圈使用規範》來進行投訴舉報。具體而言,投訴微信個人用戶發佈或實施的微信朋友圈侵權資訊或行為,應通過微信個人用戶侵權投訴流程或微信安全中心侵權投訴頁面進行。微信個人用戶侵權投訴流程:電腦訪問weixin110.qq.com->侵權投訴->個人侵權投訴。

  投訴微信公眾賬號發佈或實施的微信朋友圈侵權資訊或行為,應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線上“申請侵權投訴”流程或微信安全中心侵權投訴頁面進行。公眾號侵權舉報流程:電腦訪問mp.weixin.qq.com->頁面底部->侵權投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