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養老産業藍皮書發佈 未來五年再增百萬老人
- 發佈時間:2015-05-26 15:5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市半數以上老人集中在朝陽、海淀、豐臺、西城,而八成養老機構分佈在五環外,並且最低入住率不足兩成。
《法制晚報》記者上午獲悉,《2015北京養老産業藍皮書》發佈,2014到2020年,本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近100萬;2010至2020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至少增加5萬人。並且,外地父母投靠子女人數會逐漸增加。
但本市養老機構建設與老年人口分佈出現空間錯位,未來,本市正在建設的居家養老照料中心這類中小規模、毗鄰社區(或社區內)、有豐富醫療資源的養老機構將成為發展趨勢。
矛盾 郊區床位飽和 城區“吃不飽”
從2013年北京市養老機構的空間分佈來看,全市378家養老機構中,六環以外有216家,五環到六環之間有85家,共佔全部養老機構的79.6%;五環以外的養老機構床位數量達65420張,佔全市的83.4%。
從數字來看,五環外的養老機構及床位數量已接近飽和,五環以內是未來養老機構選址較優的選擇。
目前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突破246萬,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0萬。60歲及以上和8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朝陽、海淀、豐臺和西城四個區,佔全市老人的一半以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接近12萬,主要集中在朝陽、海淀、西城、豐臺和東城5個區,佔全市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一半以上。
東城、西城、豐臺、朝陽、通州、順義、海淀和石景山8個區,每百位老人床位數量不足4張。
同時,養老機構入住率偏低。從2000至2012年收養類服務機構的入住率來看,整體在四成到七成之間,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有下降的趨勢。
難點 護理員“超負荷” 招聘難
調查顯示,養老機構最大用工缺口和用工難題在於護理員。目前存在問題包括護理員年齡偏大,女性居多,多數是接近退休年齡階段的四五十歲人員,同時,護理的較大勞動強度和日護理工作時間較長造成護理員腰部和肩部的病痛。二是護理員多來自邊遠山區,素質普遍不高。
此外,還存在招聘難、流動性大以及薪酬待遇普遍偏低的問題。調查顯示,護理員的月薪分佈在2000至3500元之間,一般每位護理員護理老人的比例為1:6-1:10。而護理員每天工作時間均超過8小時,甚至全天候工作。
對策 重點建社區養老院
北京怡年老齡産業促進中心上午成立,根據本次調研中與老人的訪談,老人在選擇養老機構時最關心兩個方面:醫療方便和離家近。
因此,北京市2014年投建的80家居家養老照料中心都是坐落于社區、與居家養老服務接壤的養老機構。綜合判斷,未來養老機構的幾個重要特徵是中小規模、毗鄰社區(或社區內)、有豐富醫療資源。
此外,建議政府方面出臺鼓勵政策,推動本地居民從事養老機構護理員工作,對養老機構使用本地用工進行較高的財政補貼,規範勞動用工並穩定護理員隊伍。
目標“專管”
非健康老年人
同時,立足於本次調研,明確養老機構的目標群體是非健康老年人。
根據本市政策,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的協助下居家養老,6%的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社區服務照顧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
其中,4%的老年人是專指那些失智、失能、生活不能自理的非健康老年人。
追訪 消防監督 政府得“扛”
昨天晚上8點左右,河南平頂山市一處老年康復中心發生火災,搶險人員共搶救出44人,其中38人死亡,6名傷者已送醫院救治。
上午,北京怡年老齡産業促進中心理事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表示,養老機構面臨的“高風險”除了火災難逃生,還有媒體報道的虐待老人等情形。無論是民營,還是公辦養老院,在建設過程、監督過程中需要進行風險評估,推動養老機構有秩序的發展。下一步,政府應該全面負擔起監督消防、心理干預、公共衛生方面的作用。
相關 居家養老補貼 先評估身體
記者上午了解到,本市今年將出臺政策,對老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並分別提供不同的居家養老補貼。
北京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上午透露,目前民政部門正在制定針對老年人身體狀況的評估政策,“這一政策今年內出臺,出臺後將根據老人不同的身體狀況評估結果,分別為老年人提供不同的居家養老補貼和政策”。
與此同時,為老年人開展護理服務的企業和社會組織也將得到補貼,居家養老護理員將納入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的渠道,保證護理培訓的系統化和專業化。
文/記者 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