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勢兩大戰略機遇助推湖北經濟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5-26 12:3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程志強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依託“長江經濟帶”,將推進海、江、陸、空全方位立體開放,培養多元素的開放新優勢。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能夠使我國積極發揮海陸雙向開放的區位資源,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帶動沿江城市經濟聯動發展,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實現産業階梯式進步,為世界級城市群奠定紮實的經濟和産業基礎,使其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新增長極。

  搶抓“一帶一路”,將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合作,創新和培育全方位開放式經濟新模式。“一帶一路”的發展能夠從最基本的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出發,帶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進而實現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産業互補發展,以造就覆蓋世界的大規模産業集群。

  作為擁有最長長江主幹線的省份,湖北將不可避免地融入兩大戰略,而“荊楚元素”的烙印也將深深地嵌入在兩大機遇之中。湖北省地處長江流域中心位置,地理位置突出,産業基礎良好,自然資源豐富,城鎮體系完備,可就以下幾點作出一定的探索。

  做強現代物流多極口岸,促進智慧科技産業聯動。湖北水路、鐵路、公路設施齊全,是我國重要的物流樞紐區域。未來湖北可以進一步做強國際化物流口岸主幹網,構建中國對外物流骨幹樞紐網,最終將湖北打造成水路口岸、陸地口岸,使之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軸向世界的中線黃金通道。而湖北也可以憑藉強大的物流産業競爭實力,集聚産業集群,聯動周邊區域的中心城市和連結中亞等國共同發展經濟,可以憑藉自我地理優勢實現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模式,以加強長江經濟帶所屬區域的經濟紐帶,使之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

  加快産業轉型,協調總量發展。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的開發政府要先行,通過頂層設計結合區域發展優勢,調整經濟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模式的經典嘗試。如科技領域的成果轉化、綠色經濟帶長廊的東擴西行、生態環境的優勢借鑒,旅遊休閒區域協同等。要以投資帶動經濟,進而帶動消費,最後實現消費推動投資與經濟增長,轉變原有粗獷型經濟增長模式,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局面。在此之中,湖北必須嚴格執行環保標準,以科技為紐帶,拉動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嚴禁破壞環境。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可以借助已有工業基礎,發展智慧製造産業,提升産業價值,提高GDP含金量。

  此外,借助湖北的地理區位優勢,可以探索建立中部金融城市,建立三峽經濟圈,嘗試“三峽自由貿易區”,立足湖北輻射我國中部的周邊省份第三産業的發展,最終帶動高新技術産業,吸引海外金融機構入駐湖北,也可以申請亞洲投資銀行和絲綢基金、金磚銀行在湖北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等。增強金融投資實力,打造國際金融城市,提升湖北國際化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與國際接軌。湖北省的小企業受到信用基礎和投資環境的制約,融資難、擔保難,為建立廣闊的市場平臺,政府可以扮演中小企業擔保人的角色,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注入啟動資金,而當市場成熟後,政府應主動退出市場,減少行政干預,讓市場真正發揮資源分配的主導作用,增強區域內內生力量,使得長江經濟帶能夠獲取高效、高質、高品的微觀企業支援,實現産業集群發展從計劃到現實的成功落地。為此,湖北應該全力構建覆蓋社會各階層,服務各類型企業的金融體系,重新定位小額貸款、城商行、國有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分層解決融資難問題。同時湖北也應該大力發展其他金融手段,積極推動企業上市融資,多渠道開展信託、發債等業務,以激活民間資本,進而吸引金融資源集中,打造成為“長江金融城”,以輔助全省企業的騰飛。

  依託教育資源,加快國際合作。武漢作為我國重要的“科研重鎮”,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等具有一流的科研力量。湖北應該利用高校資源,搭建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合作的産學研平臺,建立健全智慧財産權産業化體系,為長江經濟帶的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在此過程中,湖北省可積極鼓勵科技創業,營造全民創業大環境,推進萬眾創業,為創業者提供有效的財政、金融等支援,給予項目有效落地的軟硬體條件,爭取吸引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創業者進入,最終打造成中部乃至全國的創業中心。同時,湖北省可以憑藉高校平臺,通過教育層面加強國際聯繫,以減弱某些國家在我國實施“一帶一路”過程中的警惕心理,最終能夠順利引進先進技術。 (作者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聯合會主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理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