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台灣文創産業也在與時俱進

  • 發佈時間:2015-05-23 05:39:1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歷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台灣館都是文創産品的“粉絲”們最嚮往、最流連的場館之一。今年也不例外,79家台灣文化創意企業帶來的文創精品,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洽談、選購。

  寶島人在文創産品上的那心思、那創意,令人叫絕。然而記者在台灣館採訪時發現,原來台灣文創企業主們也有深深的危機感。“現在來自大陸的競爭壓力很大,大陸的文創産業一年一年快速發展,我們要想保持那份優越感,也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找到新的賣點。”一位參展商這樣告訴記者。那麼,今年台灣文創産品的新創意、新賣點何在?記者走訪了台灣館多家企業一探究竟。

  分享“庶民的生活美學”

  走進禦林芯茶苑展區,飄逸的茶香、爽口的茶梅,配著名家製作的茶具,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種精緻的生活品味。“是的,我們賣的不僅是茶和茶具,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美學態度。”禦林芯的業務經理劉定芳説。

  今年文博會,禦林芯主推一套用實驗室級玻璃製作的耐熱茶具,每一隻茶杯都是純手工精製,平均每製作十隻僅一兩隻能夠成功。“在台灣和北京,我們的店都有越來越高的知名度,因為顧客能感受到我們對産品、對生活的心意。我們還定期在店裏舉辦茶藝課、陶藝課等,向更多人傳達我們對生活、對美的態度。”劉定芳説。

  類似禦林芯這樣,分享“庶民的生活美學”,先賣出對美的渴望,再賣出産品,這已成為越來越多台灣文創企業追求的方向。記者在台灣館發現,體現“生活美學”的展品無處不在:“來喲”品牌的包,將台南的牛皮製作師傅、70歲的裁布阿公以及隱身在農村的裁縫媽媽整合起來,一針一線縫製最有人情味的包,屢獲獎項;“樂樂木”品牌的工藝品,傳承早期大雪山林場的木工師傅們的加工技藝,把人們記憶中的美好木器帶回到日常生活中……

  這些創意産品有著共同的特點:源自生活、價格親民、兼具實用性。正如台灣館負責人、台灣貿易中心副秘書長葉明水所説,此次文博會就是要展示庶民生活美學的多元樣貌,“創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創意,我們把生活裏面的創意變成一個商品,然後把商品帶到深圳文博會來”。

  大師在,匠心無價

  也不是所有産品的價格都走“親民路線”。在台灣館,多數參展商都有典藏的“鎮店之寶”,它們出自工藝設計大師之手,刻著大師們的親筆簽名,自然也價格不菲。

  在定風閣公司展位,一組“紅樓夢十二金釵”高級定制系列銀飾,以輝煌的“簡歷”、美輪美奐的設計和高昂的價格震撼了參觀者。“這是楊彩玲老師耗費三年完成的作品,她是台灣知名的金屬工藝藝術家,作品被法國盧浮宮、台灣工藝館收藏。”展位經理許妤嬿介紹説。她指著其中一款“淚珠/林黛玉”項鍊説,該作品獲得法國盧浮宮美展最佳創意獎、台灣美展工藝類第一名,所以雖然價格昂貴,而且定制後要等上三四個月才能拿到手,還是供不應求。

  在台灣,打“大師牌”已成為幾乎所有高端文創企業的共同選擇。大師們的匠心“無價”,有大師坐鎮,不僅能提高産品設計、製作的品位,更抬高了品牌在顧客心目中的地位。台灣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量標準化的産品佔據了人們的生活,而台灣文創産品所倡導的美感、情感、靈感、手感,都可經由工藝大師們的手得到表達,帶給人們“私人定制”的感覺。

  記者在台灣館發現,即便是沒有足夠實力請來“大師”的文創企業,也會請到熱門插畫師、新銳設計師開展合作,令每一件産品滲透獨一無二的個人色彩。如達孚思維公司展出的抱枕、毛毯、信箋等小物品,上面的圖案童真、溫暖而有趣,都由台灣土生土長的年輕畫家創作,不少展品在文博會開館當天就被搶購一空。更有“烏託名畫邦”品牌,與歐洲知名畫廊合作,請來梵谷等大師“助陣”,將這些過世百年以上、無版權問題的名家畫作逼真地印在包袋上,參加文博會幾年來,最多時一屆能賣出上千隻名畫包。

  環保最時尚

  文創産品緊跟的是社會風潮。在台灣,如今什麼最時尚?答案是環保。很多品牌都打起了環保創意牌。

  定風閣是以做銀飾起家的,但近兩年他們另辟蹊徑,開發起了“環保蕾絲輪胎包”,並將其作為公司主打的三大系列産品之一,帶到了文博會上。“超漂亮!”“好特別!”進展位的人都忍不住讚嘆。記者看到,一位女士很快拿出1800元買了一隻手包。

  本是別人不要的廢舊輪胎,卻能運作出如此高價位,定風閣是怎麼做到的?許妤嬿為記者解了疑惑。原來,輪胎包的創意本是設計師與一位學生閒聊時得來的,公司覺得能讓廢輪胎擁有全新的價值,起到環保回收之用,值得嘗試。便與輪胎廠商合作,將原本處理起來很棘手的廢輪胎回收過來,進行再造。“每個內胎經過長年碾壓,都有獨一無二的胎紋,我們用細膩的皮雕工藝,手工雕刻出柔美的蕾絲飾紋。因材質本身具有防水、防腐蝕、彈性好、承重大、易清洗、不易變形等特質,非常耐用,性價比相當高。現在崇尚環保的人越來越多,每次包在台灣的百貨商場都賣到斷貨。”許妤嬿説。

  在台灣館記者看到,主推環保産品的品牌比比皆是,又各有韆鞦。既有像定風閣這樣以廢料回收再利用為手段的,也有宣稱使用100%純天然環保材質的,更有提出純自然、無污染的加工手法的。如竹藝品牌“滿竹杯”,最大賣點就是採用天然竹纖維,不但使用中安全無毒,而且碾碎後埋于土壤內,6個月可自然分解。而“廣升木材”品牌則在生産中使用“無垢工序”,從原木取材,手工磨砂、推油,保留“木”的香氣和觸感。

  很多台灣參展商對記者表示,台灣的市場畢竟比較小,他們更加看重大陸的龐大市場。如今,環保理念也逐漸開始在大陸深入人心,因此他們有信心,在未來把真正充滿創意的環保産品推向大陸的廣闊市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