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新手機詐騙怎麼破

  • 發佈時間:2015-05-22 15:33:13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360發佈的《2015年中國移動支付安全綠皮書》看,最近又有一大波新型移動支付詐騙典型案例襲來,且看騙子如何騙、大家如何防。

  【案例1】假公號賣假遊戲禮包

  邵先生是手機遊戲“太極熊貓”的入迷玩家。今年4月27日,邵先生在微信上偶然搜索到一個名為“太極熊貓限量禮包”的公眾號,加關注後他看到一個充值兌換的優惠資訊,充值後可獲非常優惠的遊戲道具兌換與話費充值。邵先生按要求用AA付款的方式在活動界面上購買了968元的套餐産品,付款後還從AA收款的消息界面上看到了共有8個人參與了,共付款7744元。然而,正當邵先生付好款等“禮包”時,沒多久就有“客服”用微信聯繫邵先生,稱系統出現問題、資金已被凍結,需要給邵先生退款,所以要求邵先生用支付寶掃描一下發來的二維碼即可完成退款。結果當邵先生按對方要求兩次掃碼後,支付寶又被扣款了兩個968元。對方稱72小時後三筆錢會自動退款到買家網銀賬戶,結果一天半時間後“客服”人間蒸發,公眾賬號也找不到了。

  【防騙提醒】關注公眾賬號時,不僅要看賬號的認證名稱,還要看認證的機構是否為出品遊戲企業官方賬號。在向微信公眾賬號付款之前,最好先聯繫官方客服確認。任何所謂的需要通過再次付款才能得到退款的説法,都是詐騙行為。另外切忌輕易掃陌生人從聊天工具中發來的二維碼,因為二維碼本質上就是一個網址連結,可繞過聊天軟體的網址安全檢測機制。

  【案例2】上網查自己成“毒販”

  4月28日,重慶的王女士接到一個來電,説有一個起訴單沒有處理,請撥電話6486××××查詢。將信將疑的王女士撥打了114,查詢結果説市公安局確實有這麼一個電話號碼。儘管王女士並未再打,但她不久後就接到了顯示為該號碼的來電。對方在電話中稱:王女士與一起販毒案有關聯,然後提供了一個網址,説“要是不信你自己去查”。而當王女士打開該網址,果然看到標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網站,按電話指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身份證以及所謂的檔案編號,真查到了一份與自己相關的案件材料和逮捕令。王女士連忙主動回撥上述電話,問怎樣才能夠解決這個“大誤會”,結果電話被轉接給了“辦案”的“民警柯警官”。“柯警官”要求王女士必須將自己銀行卡裏的錢統一打入某賬戶,以此證明當事人的清白,慌不擇路的王女士忙不迭地就向對方轉賬了16110元……

  【防騙提醒】如果有人説你涉嫌犯罪,應當首先撥打110問,而不是相信所謂的民警電話或公安局電話。因為公檢法機關是不會通過電話這種過於簡單的形式,來告知當事人涉嫌違法犯罪這麼重大的事件;而且,公檢法網站都不可能允許網民隨便查看個人的犯罪記錄,所以類似網頁都是釣魚網站。

  【案例3】“聚會照片,快點!”

  5月11日,南通的宋先生收到朋友手機發來的短信,稱“五一節一起玩的照片弄好了,在t.cn/RADJ4HC下載”。宋先生點擊了該連結,下載一個名為相冊的軟體。隨即,他的手機通訊錄內的聯繫每人平均接到宋先生手機發的短信,內容是:“我在開會,不方便電話,急需2500元匯至我朋友賬號上,卡號為:6212××××××,開卡人姓名:×××”。結果,宋先生朋友中有10人給他匯了款。而當警方追查到騙子提供的這一賬號時,發現至少有180人被騙。

  【防騙提醒】看到陌生連結不要點擊。如果不慎點擊了陌生連結,可立即將手機格式化,然後送到官方機構刷機,重裝系統。再立即找一台安全手機,將“中招”手機上關聯的網銀密碼等進行修改。還應和手機捆綁的銀行賬戶的客服聯繫,修改接收驗證碼的手機號。胡曉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