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網路:改變世界的底層物質技術結構(2)

  • 發佈時間:2015-05-22 11:29:4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改變與重塑

  網路經濟是基於網際網路而産生的新經濟模式,自網際網路誕生起,網路經濟就開始了對各行各業的改變與重塑。這種改變與重塑的力量逐漸增強,而且速度呈指數級增長。從理論上來看,網路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凱文·凱利在《失控》中描述過蜂群的意志,單個蜜蜂的力量有限,但是在蜜蜂的數量不斷增加,超過一定臨界值之後,會突變成為具備強大力量的蜂群,蜂群中的單個個體就像網路中的節點,網際網路的誕生將無數個孤立的節點連接起來,分散的節點通過協同作用産生巨大的力量。從總體上講,網際網路對經濟的影響可以概括為以下5個方面。第一是經濟元素的網路互聯。生産者,消費者,政府機構,勞動、土地、資本的所有者,各種類型的經濟元素都可以通過網路互相連接,實現資金流、資訊流、物流、人才流的交換與互通,為經濟運作提供有力的支援保障。第二是經濟社群的網路共生。各種類型的組織、社交群體都以網路為載體,與網際網路共同生長髮展。第三是經濟行為的網路記錄。大數據時代個人、組織、企業甚至國家的經濟社會行為,都會在網際網路上留下數據和痕跡。網路用其特殊的語言記錄著發生的經濟活動,並對這些經濟活動進行分析、研究、判斷,發掘出有價值的資訊,使資訊價值進一步提升。第四是經濟主體的網際網路思維。即網際網路以其“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改造經濟主體的思維。網際網路孕育著新型商業模式,網際網路顛覆著傳統産業,衝擊著人們的傳統思維。在使用網際網路的過程中,人的行為方式被重塑,並形成路徑依賴,人的思維方式進而改變。現在人們越來越習慣在手機上搜尋資訊,在移動終端上處理郵件,在手機上購買商品,進行移動支付、投資理財、金融交易、諮詢服務等。這樣,網際網路思維反過來又重塑人們的生活。第五是經濟決策的數據驅動。網際網路時代,大數據和雲計算廣泛應用於經濟決策中,使得經濟決策更加科學化、數字化、精準化。過去,人類的決策都是在可搜尋的有限數據或小範圍數據條件下做出的。在網際網路時代,數據越來越海量,可為人們的決策提供更加準確的資訊和可計算的數據,並通過更加有效的演算法,助力科學決策、精準決策。而具體到對各行各業的改變與重塑,案例不勝枚舉。但是從改變的邏輯上,我們發現存在一條符合網際網路特性、從易到難、從邊緣到中心、從個體到群體、從技術到産業的滲透演化規律。網際網路最大的特徵是資訊的低成本、高效率傳遞,最直觀的功能是促進了資訊透明化、減少了資訊不對稱的現象。而對任何行業而言,資訊流、物流、資金流和人才流都是4個關鍵因素。根據以上4個關鍵因素在行業中不同的配置組合,我們大致可以得出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改變與塑造的邏輯順序:技術-消費-企業-産業-經濟-社會。網際網路最先改變的是商貿零售行業,之後是文化、娛樂、金融等高附加值的第三産業,之後將改變工業、製造業等第二産業,由網際網路走向物聯網,這是一條由“輕”到“重”的經濟變革之路,最終網際網路經濟將完成對整個經濟社會的重塑。

  首先,以資訊技術及其衍生商業模式為核心的行業最先受到影響。影響最先體現在膠片、唱片、報紙、郵政等與資訊傳播和儲存介質相關的行業。最先發明數字影像技術但將其束之高閣的柯達公司申請破産一事印證了用膠片記錄影像的時代結束了。由於音樂可從網上下載,唱片行業受網際網路數字音樂的影響也逐漸蕭條。在解決了音樂版權收費問題之後,數字音樂産業快速發展。根據英國唱片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電子唱片佔整個唱片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23.5%。

  網際網路對媒體的影響更為深遠。在傳統媒體時代,報紙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們獲取資訊的關鍵渠道。然而,網路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媒體行業,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更加多樣化,網際網路憑藉其資訊獲取的及時性、低成本等優勢使得報刊在大眾媒體的競爭上顯得身單力薄。2009年7月,據《大西洋月刊》報道,這一年的前7個月,美國已有105家報社倒閉,裁減了近萬人,當年一季度報紙廣告銷售額下跌了30%,排名前25的報社中,有23家訂閱量減少了7%-20%。《大英百科全書》自1771年出版以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權威的百科全書。然而面對網路的衝擊,其發行量大幅下降。最後在2012年3月,它宣佈停印紙質版而全面轉向數字版百科全書,結束了其長達243年的紙質出版歷史,留下很多遺憾。郵政行業的改變也非常明顯,單純的資訊傳遞如平信、掛號信、電報等幾乎完全被網路通信,如電子郵件、微信所取代,留給郵政的空間只剩物流。以美國為例,2011年美國郵政遞送總量為2030億件,相比2010年減少了95億件,收入減少了28億美元。有專家預計2015年郵遞總量為1750億件,比2011年減少70億美元。

  (本文摘自《新金融,新生態》,未完待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