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亞洲:沙特佈局多元化
- 發佈時間:2015-05-21 15:32:13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美國的石油生意不好做了。對於沙特這樣的傳統石油輸出大國而言,“抱緊”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大腿”正成為他們未來轉變角色、豐富産業鏈條的方式。
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正計劃大規模進行海外收購與投資,未來5年擬斥資700億~800億美元,投資重點是亞洲,特別是中國與南韓。
焦點轉至亞洲
由於頁巖氣革命改變了美國能源需求結構,其老牌石油供應商——沙特,出口美國市場原油的規模已經跌至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水準。如今,沙特正積極尋求新的市場,亞洲、特別是中國,正成為其石油出口策略調整的主要方向。
彭博新聞社上在述消息中稱,700億~800億隻是沙特能源投資計劃的一部分,其最終目標是到2019年共投資1500億美元。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商,沙特阿美希望在2020年以前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與石化産品生産商,因此籌劃擴大煉油與石化業務,尋求與亞洲同行合作。
對於上述消息的真實性,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總監李莉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目前,沙特阿美管理層正在經歷變動,其未來的發展戰略肯定會有所調整,但現在,還不能看到其全球戰略規劃的具體細節,因而這條消息的準確性無法保證,且不排除是宣傳手段的可能。
雖然是否花費700億~800億投資亞洲尚未可知,但沙特正計劃對亞洲重點佈局的策略則是毫無疑問的,畢竟其石油輸出傳統市場,美國的份額正逐漸流失。
美國政府週報和月報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美國從沙特進口的石油數量日均不到100萬桶,創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水準。對比明顯的是,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石油保持在300萬桶/日的平均水準,遠超2011年的約100萬桶/日。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主任傑森·博多夫(JasonBordoff)認為:“沙特過去一年的行為表明,他們意識到美國市場正在縮小,蘇伊士運河以東才是增長的市場。但是,他們想要國際市場多樣化的同時,出於政治原因,也需要在美國刷存在感。”
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Al-Naimi)在4月底明確表示,沙特願意滿足中國100%的原油需求,並且沙特有空間與中國進行共同能源投資。數據顯示,4月沙特及油産量為每日1000萬桶,其中100萬桶供給中國。
可以説,中國在中東地區能源版國中的分量正越來越重。4月,中石油旗下貿易公司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了45船阿曼和阿布扎比原油,總量為2250萬桶,相當於世界每日原油需求量的1/4。
轉變角色定位
李莉認為,對於沙特這樣的石油輸出國而言,油價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發展,70~80美元這樣一個相對穩定又較高的價格是最理想的狀態。只可惜現實是,金融危機爆發前,國際油價一直維持在100美元以上,彼時,沙特等傳統石油輸出國並沒有危機意識,一直定位於擴大石油出口量。現在,油價猛降才令他們意識到長遠謀劃的重要性。
事實上,不僅是油價下跌逼迫沙特阿美這樣的國家性質的石油企業轉變思維方式,目前,隨著沙特“兄終弟及”王位繼承制度被打破,政局變動也令沙特阿美即將迎來自成立以來首次重組。
阿拉伯新聞網援引曾任沙特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目前擔任英國安石集團中東地區負責人的約翰·斯法基亞納基斯的話稱,機構重組將為油氣領域帶來廣泛變化,石油部的權力更加集中和嚴謹,而沙特阿美則擁有更多自主性,對實現沙特可持續發展目標利多弊少。
經歷這次重組後,沙特阿美或將脫離沙特石油部的管理,迎來史上“最自由”時期。李莉認為,沙特阿美未來將成為專業發展能源業務的公司。此前,亞洲作為市場龐大的“買家”也一貫受到沙特的重視,多年前沙特阿美就入股了南韓第三大煉油商南韓雙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S-OilCorp)。未來,隨著企業性質的轉變和結構的調整,“不排除沙特拉美在亞洲還會有更為激進的策略,從簡單的‘賣油翁’的角色轉型為更加多元化的角色”。
李莉指出,隨著定位和思維的轉變,沙特阿美未來的佈局將更為多元化,即會將觸角伸到市場即亞洲中去,不僅局限于石油生産和輸出,還發展到石油冶煉等産業鏈條的環節中去。
而在這些佈局中,中國都將佔有重要的位置。李莉舉例指出,中國石油計劃在雲南建造煉油廠,使用沙特阿美的原油作為原料,原油供應合同量將達到1000萬噸。中石化也計劃與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在福建建造煉油廠。順利的話,這些煉油廠未來能夠與下游的油庫和加油站形成配合,最終為沙特阿美進入中國市場奠定基礎。“雖然煉油行業中短期看仍相對過剩,但未來10~20年,中國市場的需求還是會上升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