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兩百萬新南京人 最愛百萬剛需房

  • 發佈時間:2015-05-21 07:34:3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日發佈的一份《新南京人生活方式調查報告》顯示,高房價及房源的日漸邊緣化,正影響更多人落戶南京,而當前“新南京人”已超200萬,受購買力所限,大多只能承受百萬元以內的房源總價。

  365地産家居網聯合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發佈的上述報告,歷時兩月,收回2472份問卷,從而整合出相關數據,以此管窺當下200萬新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置業理念。這一報告同時也成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空間落點及其形態研究”的階段性調查成果之一。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小武稱,“新南京人”既包括2000年以後擁有南京市戶籍的外來人口,也包含一部分打算買房落戶的流動人口。調查顯示,這一群體中,38.9%的人日常生活消費佔收入的20%-40%,27.9%的人佔收入的40%-60%,大部分人消費處於中段水準。其中,不到四成的人開展理財投資,更多的人對於資産配置趨於保守。

  在合理房價心理預期上,每平方米1萬元以下成為選擇主流,佔41.9%。對於想購買的房屋面積,55%想要購買90-120平方米的房屋,中套戶型是絕大部分新南京人的理想選擇。在房屋總價方面,39.1%的新南京人接受的總價為100萬元以內,35.3%接受100萬-150萬元。但是放眼南京各大板塊,百萬元以內的新房房源,僅在江北高新區、六合、江寧濱江、祿口、麒麟等板塊少量存在,更遠的則要到高淳、溧水兩區。隨著房價的上漲,新南京人越住越遠是不爭的事實。

  “新南京人是南京城市成為千萬級城市的‘人力資源活水’,如何讓他們安居樂業是政府需要考量的長久之計。”胡小武建議,通過土地規劃與出讓條件的更新設計,以建立副城為主,確保剛需為主的住房供應結構,讓新南京人不至於長期在居住空間上過度“邊緣化”。

  “這幾年南京常住人口凈增量明顯較慢,每年只有兩三萬人,房源那麼多,為何對年輕人落戶吸引力不大?”南京工業大學房地産管理系主任吳翔華説,城市不斷外擴導致通勤半徑不斷加大,儘管新城區的學校、醫院等配套不斷完善,但對於疏解“邊緣化”的作用還是有限。“目前吸納人才的主力軍是私企,居住成本高,年輕人自然會以腳投票,不如到蘇州、常州等地落戶,工作機會並不比南京少,房價卻是腰斬。”

  吳翔華坦言,政府不能等人口凈流入變為人口凈流出,才考慮如何吸引人、留住人的問題。有數據表明,全國保障房入住率僅8%,江蘇的情況比全國好,但也只有30%!大量的保障房,寧願空著也不想辦法用以解決新南京人的居住問題,這有些匪夷所思。他建議,“住房保障應該在新南京人居住問題上起到一定作用,哪怕是階段性保障。”本報記者 汪曉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