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調味君”産品轉為高大上

  • 發佈時間:2015-05-21 06:40:12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味精昨起提價 龍頭企業定價能力漸強

  由於味精供需緊張,本週主流味精廠商價格將從8400元/噸陸續提高至8800~9000元/噸,阜豐昨日已開始提價。廣州日報記者採訪得知,“調味君”正悄然走起了高大上風。在一線城市,醬醋高端市場將快速成型。“雖然相較其他種類,高端産品佔比仍很小,但增速非常明顯,而且市場培育效果立竿見影。”一位糧油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十分看好高端市場迅速擴容,且消費升級往往沒有回頭路可走,高端産品業績應該較為穩健。

  文/表

  廣州日報

  記者涂端玉

  由於味精供需緊張,本報記者獲悉,本週主流味精廠商價格將從8400元/噸陸續提高至8800~9000元/噸,阜豐昨日已開始提價。據了解,國內龍頭股如阜豐集團、梅花生物等將從此番提價中直接獲益。

  味精行業整合

  後定價能力增強

  齊魯證券分析認為,今時不同往日,此次味精提價與前三次提價迥異,主要體現在:本輪提價是大型工廠處於滿負荷的情況下供需緊張驅動型的,而前三次提價是因為味精價格低於行業完稅成本,工廠為減少虧損而保價,時間往2014年追溯提價主要採取的是降荷保價;本輪提價的前提是味精企業已經盈利。在此種狀態下提價顯示出味精行業較強的定價能力。

  據了解,味精提價週期才剛開始,目前行業總體處於緊平衡狀態,且未來2~3年依舊維持緊平衡格局。國內現有産能236萬噸,國內需求與凈出口合計195萬噸,扣除掉閒置産能20萬噸,負荷總體維持90%以上才能滿足需求。目前龍頭企業阜豐、梅花開工率均維持在滿負荷水準。

  味精行業整合之後,由於新産能投放從資金、政策來看難以介入,淘汰的産能難以重新開啟等因素限制了新的供給。需求方面國內外分別維持5%、10%的增長預判,需求總體給出7%的增速。雙寡頭格局正在逐漸形成,味精工業可以由以前“掙配套裝置的錢”的狀態走向“自贏”。

  齊魯證券分析認為,此輪味精提價僅僅只是味精行業整合後紅利釋放的開局,2017年年底前預估味精提價可到1萬元/噸以上。2014年味精行業整合接近尾聲,2015年行業逐步好轉,或出於對淘汰産能“死灰複燃”的擔憂,此前味精龍頭企業有意放慢了提價腳步,因此此番紅利釋放才剛開始,隨著時間推移,行業集中度或進一步提高,龍頭企業優勢將更加明顯。

  “調味君”

  高端市場將擴容

  相較于味精,醬醋行業的龍頭企業市場份額要低不少,行業集中度有待提高。而記者了解得知,未來幾年醬醋榨菜細分行業仍存在不小的提價可能性,高端市場將迅速擴容,消費升級在一線城市兌現難度不大。

  “現在家庭調味品消費升級正在逐漸實現,不少城市白領傾向於選擇更健康、口感更好的調味品。”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如果高端市場空間打開,將帶給調味品行業極大的産品創新動力。

  數據:

  高端品牌增長最快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最高收入戶家庭調味品年支出90.24元,最低收入戶年支出45.75元,全國平均年支出68.84元,2001年~2011年均增長達到8.6%;同時調查顯示,近年來最高收入戶願意為調味品支付的金額與最低收入戶差距越拉越大。

  據了解,調味品行業細分品類繁多,目前市場上品牌化較為成功的品類包括:醬油、食醋、蠔油、番茄醬、豆豉醬、芝麻醬、沙拉醬、腐乳、各種食用植物油、雞精雞粉、味精、榨菜等,還有香辛料、豆豉、複合調味料等。

  醬醋行業産品正在逐漸轉為高大上。據行業調研發現,目前中端零售價在3元以下的醬油消費量有所下降,而零售價在3~5元的産品大概保持10%左右增長,5~8元的産品保持15%增長,8元以上醬油品牌增長最快。在業界分析認為,未來越高端的調味品增速越快。“當然這也與中低端産品市場逐漸成熟飽和有關,但生活品質改善、家庭消費升級往往沒有回頭路,所以優質高端産品一旦被市場接受,業績應該較為穩健,很大可能只升不降。”該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