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輕力量擁抱“大眾創業”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5-20 06:21:20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毛曄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在全國蔓延,愈來愈多的創新者登上創業的舞臺,他們以高智慧技術、網際網路思路為切入點,用顛覆性的理念撬動傳統市場、激活創業時代。

  “創客每年都會出現很多,但近年來,這個群體發生了新變化。”杭州通聯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副總經理劉志彬説,一是年輕化趨勢明顯,“85後”、“90後”年輕力量佔據半壁江山;二是年輕力量帶來了充滿想像空間的年輕創業思維,無論哪個傳統行業,他們都能以新技術進行顛覆性改造。

  昨日出爐的“企明星”一週年調查問卷中,有兩項調查印證了這一點。143個樣本企業中,58.21%的企業成立時間不足2年,其中成立時間僅1年的佔41.79%;企業主創人員大多數是“80後”,佔比61.2%,其中22.39%為“85後”,與此同時,“90後”開始顯山露水,佔比7.46%。

  資本項目集中地

  投資理財好幫手

  掃碼關注“投資者Club”

  杭報線上二維碼

  “創業英雄”趨向年輕化

  創客年輕化還有另一種表現,即“創業英雄”的最低年齡在不斷刷新。這也意味著,成功不必等到30歲。

  杭州米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創人員,是三位“88後”海歸。一年前,落戶杭州高新區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時,手裏只有一款處於概念階段的應用軟體産品。而如今,他們獲得3000萬A+輪投資,推出的凱撒手遊系列、“聚好玩”APP收穫百萬用戶,員工由最初的9人暴增至300多人,公司市場估值達到20個億。

  “米趣”只是一個縮影。在這個大眾創業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將成功收入囊中。“還有做化粧品的小也香水、賣茶葉的藝福堂,雖然主創人員也是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但它們發展迅速,在業內做得風生水起。”杭州“5050計劃”加速器的掌門人馬海邦説。

  “現在大學生創業非常熱。很多人在大二大三時就開始為創業鋪路。”對於年輕創客的崛起,身處風投界多年的劉志彬不感意外,“移動互聯網降低了創業門檻,為創客的大量涌入提供了入口,再加上政府以各種方式為創業者提供助力,大大增強了年輕創客的信心與幹勁。”

  年輕力量容許“試錯”

  年輕創客的身上,貼有各種讚譽式標簽——“充滿創業激情”、“擁有想像空間”、“更能緊抓市場需求”等。

  但年輕又是一把“雙刃劍”,有種種優勢,也有意外的煩惱。在杭州泰恒投資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梁小龍看來,創客的劣勢在於,缺少社會經驗、失敗經歷,心態偏弱,急切心重,面對挫折往往無所適從。“但鋻於他們還年輕,我們允許他們不成熟,也允許他們經歷失敗。我們不會將他們拒之門外,反而會騰出更多的時間等待他們的成長。”

  “很多初創型企業擁有不錯的點子,也很有追逐夢想的激情,但要成為一家高成長性的企業,還需要更多助力,比如資金的跟進、人才的配備等。”馬海邦掌駝的“5050計劃”加速器,是一個區別於傳統的新型企業孵化器,採用“政策扶持+創業導引+持股孵化+創業投資”的運營模式,通過企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技術、市場、資金四大要素,為初創企業提供方方面面的幫助。在“5050計劃”的助力下,大批初創型企業快速成長,目前估值超1億元的企業有十多家,“米趣”正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可見,無論風投機構還是服務機構,都正以自己的方式寬容年輕創客,為它們提供孵化的空間和時間。

  新創客影響風投市場

  在獲得寬容與支援的同時,年輕創客們又悄無聲息地釋放出反作用力,對風投機構産生不小的影響。

  第一個影響,體現在風投機構對於項目的選擇上。“這些年輕創客帶來的項目很多與網際網路相關,並且各個領域都有觸及。”劉志彬説,有一個做手機回收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他關注了很久,這種看似非常冷門的項目,竟然有一年2000萬元的流水,公司利潤也大大超出他的預想。“這些以‘85後’、‘90後’為代表的新生代創客,帶來了各種讓人耳目一新的項目,對投資機構而言,也有了更多的機遇與選擇。”

  第二個影響,體現在風投機構介入項目的時間點上。“以前風投機構為降低風險、縮短投資期限,往往只關注成熟項目,而現在逐漸把目光放到了早期項目上。”浙大正合投資管理公司執行總裁許波琴説。“現在很多‘網際網路+’項目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有的只要幾個月,就能開花結果。如果風投機構不提早介入,就可能錯失良機。”梁小龍説,因此,有想法沒有成形産品的種子企業、財務處於虧損階段的初創期企業,都有可成為風投機構的選擇。

  製圖 焦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